Int J Cancer:细胞学检查中加入高危HPV检测,可更早地发现宫颈侵袭前病变

2021-04-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横断面研究表明,高危HPV感染的检测在检测高位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方面比细胞学检查敏感度高约23-43%,但特异性明显降低。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许多西方国家已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横断面研究表明,高危HPV感染的检测在检测高位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方面比细胞学检查敏感度高约23-43%,但特异性明显降低。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发布了将HPV检测纳入其宫颈筛查计划的国家指南。然而,亚洲地区宫颈筛查策略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对HPV检测没有明确的指导。在亚洲人群中进行的大型RCT将有助于在这个地区制定适当的筛查指南。

 

近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两轮筛查,以评估HPV检测与体液细胞学(LBC)联合检测与仅LBC在中国人群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研究结果已发表于Int J Cancer。

研究纳入了15,955名30-60岁的女性,随机分为干预组(HPV与LBC检测)和对照组(LBC检测)。干预组女性无论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何,如果发现为高危HPV,立即转诊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或以上(CIN2+)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95% vs. 0.38%,OR 2.50,95% CI 1.65-3.88)。在约36个月后的下一轮筛查中,干预组的CIN2+检出率显著降低(0.08% vs 0.35%,OR 0.23,95% CI 0.08-0.57)。在两轮筛查中,干预组CIN2+的总检出率更高(1.01% vs 0.66%,OR 1.53,95% CI 1.09-2.19)。干预组进行的阴道镜检查次数增加了4倍(10.6% vs 2.4%,p <0.001)。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宫颈初筛的细胞学检查中加入高危HPV检测,可更早地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侵袭前病变,从而降低了后续几轮CIN2+病变的检出率,提高了阴道镜检查率。

 

原始出处:

 

Karen K L Chan, et al., Primary HPV testing with cytology versus cytology alone in cervical screening-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two rounds of screening in a Chinese populatio. Int J Cancer. 2020 Aug 15;147(4):1152-1162. doi: 10.1002/ijc.3286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21-04-22 科研科研科研

    细胞学检查加入HPV检测

    0

  2. 2021-04-20 一闲
  3. 2021-04-18 医鸣惊人

    认真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这四种癌症,早期发现或能控制!

有很多癌症类型若能在早期发现、积极控制,患者病情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甚至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特别是以下四种癌症。

Br J Cancer:LIMCH1和HLA-DQB1为侵袭性宫颈癌的潜在标志物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的第四大癌症类型,且造成每年超过311,000名患者致命。大多数的癌症相关死亡与该疾病一级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转移或疾病的复发相关。

国产宫颈癌疫苗落地,关于它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3月26日,国产宫颈癌二价疫苗在北京启动第一针接种。宫颈癌疫苗,是女性远离宫颈癌有效的工具。

默沙东联合Surface开展联合疗法研究,或将改善K药耐药性

默沙东的“摇钱树“K药找到了另一个合作伙伴。

JCC:炎症性肠病会明显增加女性患宫颈的风险

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Cell Stem Cell:患者来源的宫颈癌类器官模型,为宫颈癌研究提供新手段

2021年4月13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 Hans Clevers 团队在 Cell 子刊 Cell Stem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