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卒中病变类型和白质高强度负荷与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2-08-31 Naomi MedSci原创

研究表明,具有特定的WMH负荷和病变位置的患者可能从急性再通治疗中获得更大的好处。未来的临床研究需要系统地评估这一假设,并指导更多量身定做的治疗决定。

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试图探讨高白质高强度(WMH)负荷是否与卒中严重程度越高、功能结局越差有关。

方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进行MRI-Genie研究,获得指标卒中患者的MR神经影像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数据,以及卒中后3~6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RS)。从FLAIR图像中自动得出单个WMH体积。从DWI图像中自动分割卒中病变,将其分割成图谱定义的脑区域,并进一步浓缩为十种病变模式基于机器学习的降维方法。卒中病变对AIS严重程度和不良结局(MRS>2)的影响在专门构建的贝叶斯线性和Logistic回归框架内建模。卒中病变与高WMH负荷与低WMH负荷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分层模型结构进行整合。模型根据年龄、年龄、性别、DWI病变总体积和WMH体积以及合并疾病进行了调整。数据被分成派生队列和验证队列。

  • 共有928名AIS患者参与了急性卒中严重程度分析(年龄:64.8岁,14.5岁,女性占40%),698名患者参与了长期功能结果分析(年龄:65.9岁(14.7岁,女性占41%)。
  • 卒中的严重程度主要由集中在高WMH负荷和低WMH负荷患者的双侧皮质下和左半球明显的皮质区的病变来解释。
  • 与低WMH负荷相比,以左半球岛叶、额盖和额下区为中心的病变以及累及右半球颞顶区的病变对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在高负荷时更为显著。
  • 不良结局主要由双侧皮质下区域的损害来解释。
  • 与病变部位特定的WMH对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同,较高的WMH负荷增加了与病变部位无关的不良结局的几率。

更高的WMH负荷可能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增加有关,卒中损害涉及左侧大脑半球的岛叶、顶叶和下额叶区域(可能与语言功能有关)和右侧大脑半球的临时顶叶区域(可能与注意力有关)。研究表明,具有特定的WMH负荷和病变位置的患者可能从急性再通治疗中获得更大的好处。未来的临床研究需要系统地评估这一假设,并指导更多量身定做的治疗决定。

文献来源:Bonkhoff AK, Hong S, Bretzner M, et al. Association of Stroke Lesion Pattern and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Burden With Stroke Severity and Outcom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l 8].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0926.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0926

作者:Naom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rdiovasc Diabetol:TyG指数变化轨迹与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的相关性

定期监测 TyG 指数可能有助于及时识别高血压患者中卒中风险较高的个体

空腹血糖升高,脑卒中风险高!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终其一生,男性比女性高空腹血糖相关脑卒中发生风险更高。

Stroke:缺血性中风和精神病史患者在再灌注治疗和时间延迟方面的差异性

几乎四分之一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无论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这些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可能性较小。

Stroke|天坛王伊龙:生活中简单的7件事与脑小血管疾病的关系

理想的LS7评分表明心血管健康状况良好,与CSVD总负担较低有关。

Stroke:流感类疾病和疫苗接种对年轻人中风的影响如何?

ILI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卒中风险增加有关,而任何类型的疫苗接种与年轻人的风险降低有关。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通治疗无效的多变量预测模型

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试图开发和验证一个多变量预后模型,以确定接受这些治疗的患者中无效的再通治疗。该FRT预测模型有助于为共享决策提供信息,并确定在紧急情况下最相关的特征。

拓展阅读

脑卒中二级预防新策略!炎症或为关键治疗靶点,有助于降低残余风险

炎症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脑小血管疾病(cSVD)和心房颤动(AF)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主要的残余风险,并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复发机制。

Annals of Neurology:2000-2020 年中风复发和复发后死亡率趋势的性别差异

中风复发率的下降表明中风二级预防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女性。

STTT:中山大学附黄辉团队揭示血小板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型对叶酸预防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调查血小板活化参数和MTHFR基因型是否共同影响叶酸治疗在首次预防卒中的疗效。数据来源于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

Stroke:非心肌栓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出血转化——一项卒中磁共振成像分析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心肌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约有 28% 存在早期 HT,24% 存在可通过 MRI 检测到的晚期 HT。

【协和医学杂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本文从CPSP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CPSP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

卒中计划早期诊断评分表(ASPECT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