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sth Analg:脓毒症干预治疗与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真实世界数据回顾性分析

2019-06-30 佚名 罂粟花

脓毒症是对感染的全身反应,可导致组织损伤,器官衰竭和死亡。已经努力制定循证干预措施,以在疾病早期确定和控制脓毒症,以减少脓毒症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用可靠的观察数据方法评估了微创脓毒症干预组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

脓毒症是对感染的全身反应,可导致组织损伤,器官衰竭和死亡。已经努力制定循证干预措施,以在疾病早期确定和控制脓毒症,以减少脓毒症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用可靠的观察数据方法评估了微创脓毒症干预组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  法

我们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败血性休克(SS / SS)的成人出院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脓毒症干预包括血乳酸测量;在开始使用抗生素前抽血培养;急诊科病人脓毒症发生3小时内使用广谱抗生素,住院病人1小时内使用;如果患者为低血压或乳酸盐水平> 4 mmol / L,则应用静脉补液;并且如果患者在输注液体后仍然低血压,则静脉应用血管加压剂。

结  果

整个干预依从性与死亡风险降低31%相关(调整后的发生率比率(IRR),0.69,95%置信区间[CI],0.53-0.91),根据急诊科病人SS / SS表现、入院时已经出现SS / SS( POA)、年龄、入院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医疗补助/医疗保健支付者状态、免疫受损的宿主状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型POA来调整。调整后的需要治疗的人数(NNT)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为15(CI,8-69)。与死亡率相关的其他独立因素包括入院时SS / SS (经调整的IRR,0.55; CI,0.32-0.92)和年龄增加(调整后的IRR,每10年增长1.13; CI,1.03-1.24)。

结  论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脓毒症病毒治疗与医院病房的住院死亡风险降低有关,因为混合因素和风险调整得到了强有力的控制。调整后的NNT提供了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以评价诊断为SS / SS的患者预后改善的情况。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脓毒症中的发热: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

我们非常感兴趣地阅读了Bhavani等人的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体温来区分脓毒症表型的新方法。使用轨迹建模,作者确定了四种表型,每种表型都显示出清楚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生理参数和预后。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所谓的“高温,快速消退”的患者,表现为高热后迅速退热,其院内死亡率最低。此外,更快的体温上升也与存活正相关。作者似的乎有理由认为,高热、快速缓消退可能能够产生强烈但平衡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更好的临

JAMA:人重组血栓调节蛋白与脓毒症相关凝血病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脓毒症相关凝血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人重组血栓调节蛋白的使用并没有显著降低28天的全因死亡率

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诊治现状

首先,脓毒症应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临床上可分为4个阶段,急性损伤期、再损伤期、持续消耗期和器官功能恢复期。这4个阶段各有其特定的临床特征,但是最为共性的问题是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急性反应期,目前被称之为“感染性凝血功能障碍”。在国际上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感染发生后,无论是局部炎症反应还是全身炎症反应出现的同时,一定同时出现凝血功能

脓毒症异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新证据

前言 自从30年前脓毒症定义首次达成共识以来,我们对预测脓毒症预后临床指标的理解不断提升,这促成了脓毒症分类方案的形成。然而,现行的脓毒症定义仍不精确,临床诊断与感染存在的事后分析相关性差。此外,脓毒症的结局还取决于患者体征和症状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年龄、感染部位及是否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图1)。目前,利用新型转化高通量工具和分析方法来定义不同的宿主反应亚型,有希望得以“从预后预测”转向“从

Chest: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因子(AIM)/CD5L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率

由此可见,入院时的循环AIM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显著增加,这可以作为预测死亡率的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

15%的败血症幸存者在离开医院的一年内死亡

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对败血症幸存者的数据分析发现,脓毒症存活的患者死亡风险可能高达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