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脑实质血肿2型与缺血性卒中溶栓后24h恶化相关

2016-06-22 MedSci MedSci原创

背景: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神经功能预后,但存在出血性转化(HT)的风险。症状性脑出血(ICH)的目前的定义: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的神经系统恶化。然而,早期继发性脑出血的有害影响,也可能表现为减少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是不同的影像类型的HT和溶栓后24小时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之间是否独立相关。方法:这项研究是对AIS溶栓病例的中心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

背景: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神经功能预后,但存在出血性转化(HT)的风险。症状性脑出血(ICH)的目前的定义: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的神经系统恶化。然而,早期继发性脑出血的有害影响,也可能表现为减少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是不同的影像类型的HT和溶栓后24小时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之间是否独立相关。

方法:这项研究是对AIS溶栓病例的中心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不同亚型的HT与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无HT的患者相关,继发ICH亚型脑实质内血肿2型(PH2)与改善减少或NIHSS评分恶化相关,平均效应量为7点(95%CI:-10到14)。在无pH2的情况下,AIS溶栓治疗与24小时内的神经功能改善相关。

结论:HT的PH2型与减少神经功能改善或溶栓治疗AIS后24小时恶化相关。

原始出处:

Gill D, Baheerathan A, et al. Severe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Prevents Early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6 Jun 1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6-10-11 ylzr123

    学习了,好文值得点赞!

    0

  2. 2016-12-13 quxin068

相关资讯

Stroke:极低脑血容量为脑实质血肿**预测因子

  法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急性卒中患者中,极低脑血容量(CBV)为脑实质血肿(PH)的唯一预测因子。论文于5月30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此项研究共纳入110例急性卒中患者。在急性弥散加权成像病变内计算CBV≤正常半球第2.5百分位数的脑组织体积。依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II,在第2天利用MRI评估出血性转化。在随访3小时利用MRI评估再通和再灌注。   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