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中疾控合作团队发现同亚型不同簇HIV-1具不同免疫损伤力及其发生机理

2019-01-09 佚名 病毒学界

中疾控邵一鸣团队早先报道过中国性传播艾滋病起源于泰国CRF01AE亚型的多个流行簇(C1-C8),引起当前艾滋病流行三大病毒簇包括,在异性人群传播的1簇(C1)和男同性恋(MSM)人群传播的4簇和5簇(C4、C5)。

艾滋病病毒(HIV)在全球流行中形成两个型(HIV-1与HIV-2),十多个亚型(subtypes A-K)和近百个流行重组型(CRF01-96)。同一亚型HIV-1的表型和致病性基本相同。例如,与其他HIV-1亚型相比, D与CRF01_AE亚型感染者的CD4细胞下降快、发病早。但其机制并不清楚,因为既往研究多为横断面和基因预测,缺乏队列资料支持和表型数据的验证。中疾控邵一鸣团队早先报道过中国性传播艾滋病起源于泰国CRF01AE亚型的多个流行簇(C1-C8),引起当前艾滋病流行三大病毒簇包括,在异性人群传播的1簇(C1)和男同性恋(MSM)人群传播的4簇和5簇(C4、C5)。

在本研究中,中疾控邵一鸣团队对全国MSM人群感染CRF01AE病毒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无论在感染早期还是晚期,C4簇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均显着低于C5簇病毒感染者的。C5簇病毒感染与其他亚型HIV-1感染人群的CD4细胞水平没有差异。他们采用与北京朝阳疾控合作采集MSM队列样本,从基因型和表型水平对此发现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 C4簇病毒在感染之初即造成CD4细胞快速降低,因其中使用CXCR4受体的病毒(X4嗜性)远高于C5簇病毒。比较了C4与C5簇病毒膜蛋白V3环序列发现,C4簇第13与32位存在两个高度保守正电荷氨基酸,使得其较C5簇病毒由R5至X4嗜性转换的阈值大大降低。因此,C4和C5簇病毒遵循不同的进化路径,前者正在逐步接近这一阈值,而后者则在远离这一阈值。这解释了为何C4簇而不是C5簇病毒具有更多X4嗜性病毒和更强的CD4损伤力和致病性。

为揭示这一现象的结构生物学基础,中疾控团队与成功解析CCR5和CXCR4晶体结构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团队合作,使用蛋白结构生物学和配体受体结合模型,对比分析了C4簇和C5簇病毒外膜蛋白V3环与R5和X4受体的结合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揭示, C4簇病毒在V3环的13和32位具有的两个高度保守的正电荷氨基酸,有助于与带负电的X4受体部位结合,而与带负电的R5受体结合部位不相容。C4簇病毒在V3环第7、8和25位氨基酸突变最终导致了嗜性转换的发生。

本研究首次证明同亚型不同簇HIV-1毒株可具有不同的免疫损伤表型。研究以详实数据提出HIV-1 CRF01AE毒株由R5向X4转换的阈值并在分子水平揭示了C4、C5簇病毒与X4和R5受体结合的结构基础。研究提示H IV-1进化会产生不同致病性的病毒,监测需要在基因和表型水平同时开展,以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高致病毒株的传播。

原始出处:Hongshuo Song, Weidong Ou, Yi Feng, et al. Disparate impact on CD4 T cell count by two distinct HIV-1 phylogenetic clusters from the same clade. PNAS January 2, 2019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9-28 drwjr
  2. 2019-01-10 小测试BERNIE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治疗艾滋病,ViiV Healthcare公司的长效注射药物2期临床数据振奋人心

根据临床2期试验LATTE-2的长期数据显示,每八周或每四周注射一次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显示出"病毒学应答率高,良好的长期耐久性和总体耐受性"。

JAHA:HIV感染可增加心衰发生风险

HIV感染可以增加心衰的发生风险,但是尚无研究评估HIV携带者(PLWH)的裁决性心衰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纳入分析了PLWH和无HIV感染的对照,内科医生通过电子病历来对裁决性心衰进行诊断,并分析比较了自动化诊断的心衰和内科医生的裁决性诊断。分析结果显示,4640名HIV携带者中有97名诊断为裁决性心衰,4250名对照中有55名诊断为裁决性心衰(HR:2.10; 95% Cl, 1.38-3.21)

Lancet:度鲁特韦联合拉米夫定可作为HIV感染者的首先治疗方案

有效的两药方案可减少HIV-1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长期药物暴露和毒性。现研究人员对两药方案和三药方案治疗HIV-1感染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人员在21个国家的192个中心进行了两项相同设计的、多中心的、双盲随机非劣效性的3期试验:GEMINI-1和GEMINI-2。招募年满18岁的未进行过ART治疗的HIV-1感染者(HIV-1 RNA≤500 000拷贝/ml)。将受试者按1:

震惊:首次基因编辑胎儿在中国诞生,是造福还是打开魔盒?

当中国科学家 2015 年首次在实验室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时,引发了全球科学家的强烈抗议和恳求。至少当时这些被改造的生命并没有真正出生。 但是现在,这似乎已经发生了。 据人民网 11 月 26 日报道,来自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消息发出后引发全球学界震动。 图丨贺

谁会想到她们是这样感染了HIV

2016年12月30日,农历腊月初二,34名女性在某省城的ZC医院接受了同样的治疗。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治疗会让34个家庭都没有过好接下来的鸡年春节。由于一个人的工作疏忽,5名女性感染了HIV,其中两人已有孕在身[1]。其余29人也经历了长达半年的随访,她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平静。或许,这5名无辜的女性怎么也想不到艾滋病居然会离她们那么近。颇受争议的LIT将这34个家庭连在一起的,是一种叫做

JCO:HIV感染对肝癌预后的影响

肝细胞癌(HCC)是HIV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HIV血清阳性可能会影响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JCO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HIV是否影响HCC患者的总生存(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