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生血、补益心气”--探究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2024-05-3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近年来,根据中医典籍记载,多种经方验方如炙甘草汤、养心汤、生脉散、葛根虎杖汤等用于治疗室性早搏,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3]。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情较为复杂,且伴有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病症状以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最为常见,而期前收缩是室性早搏能够演变成致命性快速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

由于中医药能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主要是属于“心悸”等范畴[1],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心动悸,脉结代”,认为其病机制为心气阴不足,心失所养[2]近年来,根据中医典籍记载,多种经方验方如炙甘草汤、养心汤、生脉散、葛根虎杖汤等用于治疗室性早搏,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3]。随着众医家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进一步探索,根据中医药学研制的中成药——通脉养心丸应运而生。该药是在综合益气养阴的两个经典名方炙甘草汤和生脉散的基础上,由天津市中医泰斗、心血管专家董晓初拟方,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进行药味加减,后又经张伯礼院士二次开发的现代中成药[4]

对此,张伯礼院士曾评价:“通脉养心重在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通脉养心丸的成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01全盘解析:通脉养心丸是汇聚中医千年的智慧的传统中药制剂

通脉养心丸以《伤寒论》中炙甘草汤和《医学启源》中的生脉散为基础方,去润下之麻仁、温中之生姜,融合《温病条辨》的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温病学治法,加人三味药物:

  1. 醋龟甲: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以止心痛;

  2. 何首乌:增强滋阴复液之效;

  3. 鸡血藤:活血复脉,又可佐制滋阴之品[3]

通脉养心丸是在寒温一统思想下将治法进行融合的经典范例,其主要成分为:甘草、地黄、党参、制何首乌、麦冬、五味子、阿胶、醋龟甲、鸡血藤、桂枝、大枣,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不齐之气阴两虚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3]其中,党参具有保护心肌细胞膜功能的完整性功效;五味子则可减慢心率,能够对抗更多种类的心律失常症状;麦冬则具有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功效。此外,心电生理研究显示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是降低舒张期电流,阻止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同时可以降低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活动且不受基础心率影响,这种作用是可逆的,其作为心率调节物质可用于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病理状态[2]。所以,通脉养心丸能够全面的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性因子,保护血管内皮[1]

02多项研究证明通脉养心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通脉养心丸于1965年研制成功,在临床中已有50余年的应用历史,可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联合西药更有增强功效的效果。

疗效特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为通脉养心丸的功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多项动物实验显示,通脉养心丸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有效保护心肌组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心脏无复流作用;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作用等作用[5]同时,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通脉养心丸在增强室性期前收缩综合疗效、改善中医症状、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数目、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效果[6]

安全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等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因此,寻找低毒高效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非常重要。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相较于采用西药治疗,采用通脉养心丸治疗可减少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大提高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结合文献及临床用药经验,通脉养心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胃脘不适和胃肠胀气[3],对此,患者可改为餐后服药[2]。且由于通脉养心丸是多靶点、温和的药物,所以只要患者一般来说可以长期服用。

03总结

总体来说,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通脉养心丸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同时整体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因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1]。目前,通脉养心丸已进入全国28省市地方医保乙类[3],成为临床上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常见用药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国家. 通脉养心丸应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分析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3, 42 (05): 33-34. 

[2] 陈善夫,邓林华,李梦蕾,等. 通脉养心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 (02): 244-250. 

[3] 孙希鹏,诸国华,罗鸿宇,等.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 (03): 389-39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不确定潜能的克隆造血预测心律失常

CHIP可能是心律失常事件一个新的危险因素,表明CHIP是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的潜在调节靶点。

Cardiovasc Diabetol: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变性肝病与新发心律失常有关

与匹配的对照者相比,活检证实的MASL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高,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包括房颤、慢速心律失常、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JAHA: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负担

相当比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成年后会发展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成年先天性心脏病人群中重要的合并症,对医疗保健资源的使用和患者生存有重大影响。

European Radiology:新发心律失常对经TAVR术后心脏反向重构的影响

TAVR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和重塑已经得到了证实,如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 的改善。

Eur J Prev Cardiol:先兆子痫与心律失常长期风险的关系

PE妇女与心律失常的长期发生率显著增加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患有PE的女性可以从心血管风险评估、筛查和预防教育中获益。

Cardiovasc Res :使用磷酸二酯酶 2A 和 4B 进行基因治疗可通过改善亚细胞 cAMP 区室来改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PDE2A和PDE4B基因治疗通过恢复细胞微区的cAMP分区,有效预防压力过载引起的心力衰竭及相关的心脏改变和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