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2017-01-07 不详 生物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TCGA)的研究人员对从全世界病人体内收集到的559种食管癌和胃癌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分析结果提示着两种主要的食管癌类型在它们的分子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应当被视为不同的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egra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TCGA)的研究人员对从全世界病人体内收集到的559种食管癌和胃癌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分析结果提示着两种主要的食管癌类型在它们的分子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应当被视为不同的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egrate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oesophageal carcinoma”。

这项研究包括两个关键的信息。首先,上食管癌更加类似于头颈癌,而食管靠下方部位中的肿瘤与一种胃癌亚型几乎无法区分。第二,癌症临床试验应当依据分子亚型对病人进行分类---总体而言,将下食管癌与胃癌分在一起,同时独立地评估上食管癌。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临床科学家Adam Bass博士说,“这些发现让我们当前对食管癌基因组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复杂。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解决了食管癌领域中的一些长期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且为寻求开发更加有效的临床试验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科学家们和药物开发者提供一种权威性的参考手册。”

几十年来,医生们就已知道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食管癌可分为两类:食管腺癌,类似于胃癌或结肠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类似于一些肺癌、皮肤癌和头颈癌。至今尚未明确的是,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在分子特征上存在多大程度的差异,以及食管腺癌与胃腺癌之间的关系如何。

TCGA主要研究者Peter W. Laird博士说,“我们证实这些临床食管癌亚型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发现提示着相比于单个肿瘤的分子特征,肿瘤无论是起源自食管还是胃部并不那么重要。”

在美国新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食管癌仅代表其中的1%。然而,在确诊后5年内,它杀死每5名病人中的4人。当前的治疗方法经常没有效果。另外,食管腺癌的病例在过去40年里急剧增加,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增加了7倍。在这个领域,人们并不确定这种日益增加的食管腺癌与发生在胃部中的腺癌之间的关系。

这项新的研究声称不需要持续争论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和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之间的界限,相反,应当将胃食管腺癌(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作为一个更加单一的实体,就好比结直肠癌那样。特别地,研究人员揭示出食管腺癌与一类胃癌(被称作染色体不稳定的肿瘤)存在着明显的分子相似性。染色体不稳定的肿瘤的典型特征是显著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中心胃肠道肿瘤学家Yelena Y. Janjigian博士(未参与这项研究)说,“很明显,这些TCGA数据表明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而且不应当包含在同一个治疗性的临床试验中。”

肿瘤学家说,针对食管癌的这种微妙的观点,包括食管腺癌的详细分子分类,将可能改变他们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原始出处:

Integrate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oesophageal carcinoma.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Surg:淋巴结转移阴性食管腺癌患者无需新辅助放化疗

cN+食管腺癌患者显著受益于新辅助放化疗。然而,cN−肿瘤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治疗与单独手术相比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改善。这一发现可能对cN−患者使用新辅助放化疗产生重大影响。

Gut:经内镜发现的食管腺癌患者预后更好

近期发表在Gut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为食管腺癌(EAC)的Barrett’s食管(BE)患者,如果是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那么患者的预后会更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的Hashem B. El-Serag博士对2003-2009年确诊的29536例BE患者进行了研究。若有影响整体生存的并发症则排除在外。在平均5年的随访期间,424例发展为EAC,其中49.3%的患者通过内镜监测发现癌症;非B

Ann Surg:淋巴结转移灶的定位是食管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

目的:上纵隔及腹腔动脉新辅助治疗和切除后发现淋巴结转移不改变食管癌的TNM分类。这些遥远的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研究者进行了研究,探究食管或胃食管交界(GEJ) 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食管切除术治疗患者,淋巴结转移位置的预后意义。方法:纳入2003-3至2013-9的479例食道远端或GEJ腺癌患者,进行了新辅助化疗后经胸食管切除术,根据切除标本淋巴结阳性定位,分析生存期。结果:253

Lancet Oncol: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与哪些基因有关?

高收入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虽然Barrett食管是其癌前病变,但是从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仍是极少数,不过对于这种恶化发展的预测仍缺乏有效指标。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荟萃分析,识别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遗传变异风险。 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6167例Barrett食管患者、4

盘点:近期食管腺癌相关研究进展

【1】Lancet Oncol: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与哪些基因有关?高收入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虽然Barrett食管是其癌前病变,但是从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仍是极少数,不过对于这种恶化发展的预测仍缺乏有效指标。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荟萃分析,识别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遗传变异风险。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