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热门降糖减重药增加甲状腺癌风险?重要证据来了

2024-05-31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对接受三大类常用降糖药的数十万患者长期随访数据表明,相比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并未观察到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甲状腺癌风险更高。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正在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症乃至心血管疾病,新一代疗法持续涌现。然而,一些早期研究和不良事件数据提示,这类药物可能与甲状腺肿瘤风险增加有关,但限于现有数据和研究方法,尚无确切结论。随着此类药物临床应用和研发火热,明确这一安全性问题至关重要。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带来重要证据,对接受三大类常用降糖药的数十万患者长期随访数据表明,相比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并未观察到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甲状腺癌风险更高。

图片

截图来源:The BMJ

这项研究在北欧地区(丹麦、挪威和瑞典)开展,借助当地医疗保健系统数据,纳入自2007年来数据完善的患者,对比了三类降糖药潜在导致甲状腺癌的风险。

研究主要分析为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DPP-4抑制剂的风险,所纳入对应治疗患者分别为近15万人和近30万人,且通过“倾向评分”方法确保两组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特征相似。这些患者年龄在18-84岁之间,此前未接受过任何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或DPP-4抑制剂的治疗,也无甲状腺癌或相关遗传综合征、其他癌症、终末期疾病等。患者所接受的GLP-1受体激动剂以利拉鲁肽(57.3%)或司美格鲁肽(32.9%)为更常见,其次为度拉糖肽(4.9%)、艾塞那肽(4.1%)和利司那肽(0.9%)。

GLP-1受体激动剂组和DPP-4抑制剂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9年和5.4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33例/10000人-年和1.46 例/10000人-年。相比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无关(HR 0.93, 95%CI 0.66~1.31)。而且,对于不同甲状腺癌亚型,或是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甲状腺癌发生情况,均未观察到GLP-1受体激动剂组风险显著更高

论文指出,DPP-4抑制剂与GLP-1抑制剂上市时期相近,且起初都作为二线治疗,两类药物可比性较好,且DPP-4抑制剂尚无已知的甲状腺癌风险信号。

图片

▲DPP-4抑制剂治疗组与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癌累积发病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一项额外分析中,研究团队还将GLP-1受体抑制剂治疗(11.2万患者)与SGLT-2抑制剂治疗(14.8万患者)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癌风险依然无显著差异(HR 1.16, 95%CI 0.65~2.05)。

论文指出,尽管SGLT-2抑制剂普遍应用略晚于GLP-1抑制剂,但因其对心血管的益处,近年来临床应用增加,因此也适合作为对比药物类型。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者,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Björn Pasternak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患者群体,带来有力证据,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无关。”不过,考虑到部分亚组数据量较小,研究团队也客观提醒,“不完全排除某些患者群体中某些甲状腺癌亚型的风险增加的可能性,例如在甲状腺髓样癌遗传风险较高的人中,建议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参考资料

[1] Björn Pasternak, et al., (2024).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 use and risk of thyroid cancer: Scandinavian cohort study. The BMJ,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2023-078225

[2] What Makes the Newly Approved Drug for Depression So Different. Retrieved January 10, 2023 fr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64937-ketamine-nasal-spray-depression.html

作者: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衡道丨病例】一文详解!间变性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如何诊断?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腾老师为大家分享间变性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要点。

高达68%的人有甲状腺结节!JAMA最新综述:哪类结节需要手术?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重磅综述,总结了目前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因素、诊断依据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证据。

罕见病例:甲状腺癌先后开了三次刀,肺癌又来了,还双侧!术中意外发现第三处!!

今天之所以分享她的情况,一是她身上的这些结节是大家都常见的,有代表性;二是其肺结节的影像特征有用以说明风险高低的意义;三是术中意外发现的另处病灶,事后回顾影像并不明显,是真罕见,能同时给我们一些启示。

European Radiology:这一新的定义可提高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性能

现阶段,许多版本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风险分层和非TIRADS风险分层系统已经发布以规范甲状腺结节的管理。

European Radiology: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疾病扩展和可切除性的CT评分量表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是评价甲状腺癌局部区域侵犯程度的主要方法。其中,CT增强扫描是诊断食管癌、食管癌和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育龄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妊娠与甲状腺癌进展的系列实证与循证研究

妊娠及其带来的激素变化与DTC疾病进展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DTC的临床诊疗决策中,主动监测下或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是否适合妊娠尚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