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ke:是否应该限制取栓次数?

2019-08-29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对于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很大一部分成功再通者不能达到良好功能预后。2019年7月来自西班牙的álvaro García-Tornel等在 Stroke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取栓次数(number of thrombectomy device passes)和再通程度(mTICI 分级)对临床和功能预后的影响。

对于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很大一部分成功再通者不能达到良好功能预后。2019年7月来自西班牙的álvaro García-Tornel等在 Stroke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取栓次数(number of thrombectomy device passes)和再通程度(mTICI 分级)对临床和功能预后的影响。

该研究数据来自于单中心三级卒中中心,共542例连续的经过机械血栓切除术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459例(84%)达到了成功再通(mTICI 2b-3),其中213例(39%)首次取栓就达到了成功再通。在多变量分析中,首次取栓再通和 mTICI 3是良好功能预后(分别为:OR, 2.5; 95% CI, 1.4–4.5; P=0.002 and OR, 2.6 CI; 1.5–4.7; P=0.001)和戏剧性临床恢复(分别为:OR, 1.8; 95% CI, 1.1–3; P=0.032 and OR, 2.9; 95% CI, 1.7–5.1; 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每次取栓的再通率逐渐下降,1-4次和超过4次取栓的再通率分别为39%,35%,33%,24%和28%(P< 0.001)。达到良好功能预后的比例分别为:1次取栓再通为58.6%,2次取栓再通为50.5%,3次取栓再通为48.4%,4次取栓再通为38.5%,>=5次取栓再通为25.6%,没有再通为16.9%。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大血管闭塞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次取栓和再通程度不满意与不良预后有关。

译者注:从这个数据看,再通是硬道理,似乎不需要限制取栓次数。

原始出处:álvaro García-Tornel , Manuel Requena , Marta Rubiera , et al. When to Stop: Detrimental Effect of Device Pass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econdary to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2019;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警惕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毛刷征

深部髓静脉位于侧脑室旁和侧脑室体部后部旁(located adjacent to the atrium and posterior body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引流大脑半球白质的血液进入侧脑室的室管膜下静脉。他们是小静脉,在生理情况下,他们很难在常规 MRI 上显示。磁敏感 MR 序列(T2*和 SWI)能够较好地显示这些静脉,特别是静脉内脱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时。

Blood:可用于治疗接触系统诱导的血栓炎症的α1-抗胰蛋白酶突变体

接触系统可产生炎症肽缓激肽,促进实验性血栓形成。C1酯酶抑制剂(C1INH)缺乏或XII因子 (FXII)功能获得性突变均可导致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种危及生命的组织肿胀性疾病。C1INH是一种相对较弱的接触系统酶抑制剂。虽然α1-抗胰蛋白酶(α1AT)在自然情况下不能抑制酶接触系统,但人为给α1AT加一个突变(M358R;α1AT-Pittsburgh)即可将其改造成一种强大的广谱酶抑制剂。α1A

Circulation:AnxA1可调控血小板功能、促进炎症消融!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处理好有害的I/ RI生成的血栓前和促炎症反应是恢复体内平衡的关键。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炎症的整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研究人员利用药理和遗传学方法,结合小鼠和临床样本,来揭示血小板在血栓炎症中的重要作用。在野生型和AnxA1敲除(AnxA-/-)小鼠中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处理。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迁移监测光/染料诱导的血栓形成。用空载、An

疑似为急性脑梗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患者,女,35岁,1周前因头痛和咳嗽到当地县医院住院,按“感冒”治疗无好转,6h前在起床时发现左侧肢体偏瘫,于2017年7月9日入我院。既往史:平时月经不规则,发现“卵巢多发囊肿”5年,间断服用“黄体酮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查体:四测正常;心肺腹部查体无异常;左侧上下肢痛触觉减退,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右侧上下肢查体正常,病理征阴性。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和电解质均正常,血浆D-

JACC:房颤预防脑卒中新装置:在颈动脉放线圈捕获血栓

房颤预防脑卒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问题,但是即使服用华法林及非华法林口服抗凝药物,也还残余35%左右的脑卒中风险,此外,还有患者不能接受口服抗凝治疗,有没有更好的能预防脑卒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