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LA:高灵敏度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HBsAg HQ对乙肝病毒筛查

2018-05-31 MedSci MedSci原创

HBsAg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工作正在致力于于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改良的、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方法"Lumipulse HBsAg‐HQ",该方法一种为全自动仪器"Lumipulse G1200"设计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研究人员从大阪大学医院的患者中获得了血清样本,用于重现性、稀释性、相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从商业供应商购买血清转换和敏感性测试板,自己制备了亚型、敏感性测试

HBsAg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工作正在致力于于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改良的、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方法"Lumipulse HBsAg‐HQ",该方法一种为全自动仪器"Lumipulse G1200"设计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研究人员从大阪大学医院的患者中获得了血清样本,用于重现性、稀释性、相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从商业供应商购买血清转换和敏感性测试板,自己制备了亚型、敏感性测试板和带有一或两个氨基酸置换的HBsAg重组蛋白。

结果显示,低、中、高浓度样品的变异系数在1.93 ~ 2.55%之间。HBsAg‐HQ稀释试验试剂在0.005‐150 HBsAg IU/m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且无前区现象。所有102个HBV载体样品在HBsAg‐HQ中均为阳性,而其他商业试剂显示一个或多个为阴性。在血清转化小组中,14天的血液样本为阳性。对HBsAg‐HQ"ad"和"ay"亚型的敏感性为0.025 ng/mL。使用Bland‐Altman比较HBsAg‐HQ、HISCL和HBsAg试剂之间的差异。1000例血清阴性个体的特异性为99.7%。HBsAg‐HQ在常规获得的12231个血清样本中检测到29个阳性血清,显示浓度为0.005‐0.05 HBsAg IU/mL。

根据这些结果,Lumipulse HBsAg‐HQ测试方法具有0.005 IU/mL的高度敏感限度,该方法可能有助于为相当一部分感染患者制定更好的管理策略。

原始出处:

Matsuo Deguchi  Masanori Kagita, Evaluation of the highly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Lumipulse HBsAgHQ for hepatitis B virus screening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PUF60能调控乙肝病毒RNA表达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发现,名为PUF60的调控因子是HBV 3.5kb RNA转录和转录后步骤的通用调节剂,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2017年意大利共识指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HBV再激活的筛查、监测、预防和预防性治疗的建议》摘译

HBV再激活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但关于这个问题的证据是有限的。本指南将提供该类患者的HBV筛查、监测、预防、治疗和疫苗接种的建议。综合意大利不同医学领域学会在同期刊物发表的关于血液病患者和接受HSCT患者HBV 感染的系统文献综述(至2016 年12 月31日)总结出该指南。

J HEPATOL:新加坡科学团队发现乙肝病毒的“弱点”,有望破解治愈乙肝的难题

在缺乏保护蛋白段塞和SOX 7的情况下,乙肝病毒感染在肝细胞中大量繁殖。来自新加坡免疫学网络的研究人员发现,肝脏是乙型肝炎(HBV)复制的主要部位,不仅是因为它含有帮助病毒增殖的物质,而且还因为身体的大多数其他组织都含有积极抑制HBV复制的蛋白质。

乙肝病毒是否存在父婴传播?

害怕把病毒传染给孩子而不敢生育,或者担心抗病毒药物对孩子有影响而擅自停止治疗,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患者,怎么办?

Nat Commun:乙肝病毒导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新进展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山东大学联合攻关的研究论文“Oncofetal gene SALL4 reactivat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counteracts miR-200c in PD-L1-induced T cell exhaustion”,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耗竭的新机制

Nature:人类感染乙肝病毒至少已有数千年

北京时间5月10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剑桥大学进化遗传学家Eske Willerslev及其同事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同时发表2篇论文,其中一篇即是他们在200-4500年前的欧亚古人类基因中发现了HBV存在的证据,表明人类感染HBV至少已有数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