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的CT和MR诊断

2011-08-22 方文强 医学论坛网

  近日,在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方文强教授报告了内分泌疾病的CT和磁共振(MR)诊断要点。   方教授指出,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随着超声、CT、MR、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垂体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垂体腺瘤的位置和大小。由于多数垂体瘤为微腺瘤,既往蝶鞍摄片很少发现垂体异常,

  近日,在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方文强教授报告了内分泌疾病的CT和磁共振(MR)诊断要点。

  方教授指出,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随着超声、CT、MR、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垂体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垂体腺瘤的位置和大小。由于多数垂体瘤为微腺瘤,既往蝶鞍摄片很少发现垂体异常,只有大腺瘤才有可能在X线片上发现蝶鞍体积增大、鞍底双边及鞍背直立等异常征象。

  目前,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以CT和MR检查为主,常规选用1~2 mm薄层进行扫描,选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垂体大腺瘤MRI表现为鞍内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向鞍上、鞍旁或鞍下延伸。T1WI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或高信号。病变可包绕、推压双侧颈内动脉,同时使视交叉受压移位。瘤体内部可囊变、坏死,大的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引起双侧脑室积水。MRI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诊断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于明确病变的部位,鉴别是肿瘤抑或增生,选择治疗方式及手术路径等,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影像学的发展,目前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以超声、CT和MR检查为主,但应注意进行合理的选用。超声检查由于简单、方便、费用低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其对肾上腺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可达80%左右。在显示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关系时,CT和MR具有明显优势。

  肾上腺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垂体ACTH瘤、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异位ACTH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无功能性肾上腺瘤(无功能性腺瘤、髓性脂肪瘤、囊肿、肾上腺癌等),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自体免疫性肾上腺萎缩、结核、产后、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影像学一般特征:肾上腺表现为体积弥漫性增大,形状保持不变或在此基础上有结节样增生。肾上腺腺瘤较小,类圆形,密度低,强化不明显,化学位移图像反相位信号丧失。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腺瘤通常为单个,同侧腺体的其余(正常)部分及对侧腺体可能萎缩。肾上腺腺癌较大,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可见转移。

作者:方文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全球糖尿病患者近3.5亿

全球慢性疾病代谢性危险因素负担合作组(GBMRFCDCG)根据近30年来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趋势,估计全世界现有约3.47亿成年人罹患糖尿病。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6月25日在线版上(the Lancet. doi:10.1016/S0140-6736(11)60679-X)。 研究者收集、分析了199个国家和地区29年来的健康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数据,选择平均空腹血糖作为主要的血糖指标,其他血糖指

AACE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是一种日益增多的严重性公共健康问题,并且可对医疗、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此项指南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制定[Endocr Pract. 2010;16(Suppl 3)],并且希望以此降低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风险,进而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项指南采用了最佳证据,并将疾病的经济影响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的有效评估和治疗需求纳入考量范围。此项

甲状腺药物安全性评价

  2011年8月19日,在在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石勇铨教授报告了甲状腺药物的安全性评价问题。   石教授指出,目前临床常用的甲状腺药物是硫胺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PTU)等,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PTU和他巴唑可引起多达13%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关节痛、关节炎、发热、味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