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开“境外罚单” 5家外资医疗器械巨头遭查

2019-01-21 佚名 健康时报网

1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5家进口医疗器械境外生产现场检查结果》。其中明确: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德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26家进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了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并于近日公布了吉卢比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的检查结果,其余厂家检查情况将陆续公布。对5家外资企业执行中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并提交整改报告。B

1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5家进口医疗器械境外生产现场检查结果》。其中明确: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美国、德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26家进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了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并于近日公布了吉卢比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的检查结果,其余厂家检查情况将陆续公布。

对5家外资企业执行中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并提交整改报告。

BD等5家外资巨头械企遭查

被通报整改的5家外资巨头械企,包括BD、Rayner(雷纳)等全球医疗器械巨头企业。在单个或多个产品检查中,均被查出缺陷,没有一家是零缺陷!

被查出缺陷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循环上皮细胞采样针、关节假体、采血管等。
\
医疗器械境外检查力度加大

截止到2018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71家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展开了现场检查。其中29家企业的检查结果已在官网通报。

早在2015年,原食药监总局就启动了对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现场检查工作,强生和美敦力这两家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两位的企业,被选择作为检查对象。

2016年,原食药监总局检查任务涉及19个国家。其中欧洲、北美等地区药品品种数量居多,药品质量地域性风险高的印度、越南等国家的检查品种也占一定比例,同时增加了对南美地区和澳洲地区的检查力度。此外,有8个品种的境外生产企业获知需要接受中国监管部门的检查,退出了中国市场或不再办理注册申请。根据处理进度不同,2016年总局先后作出了停止进口递法明片、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救心丸、细菌溶解物、头孢泊肟酯等产品的决定。

2017年,原食药监总局共对10个国家24家企业的46个产品进行了生产现场检查。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上海:开药店全程网办 在线拿证

大利好!开药店,拿证不出门,从受理、审查、审批到发证全程网办,在线核发电子证书。 开药店全程网办,足不出户

药监局修订盐酸溴己新注射剂说明书

又一注射剂,儿童慎用。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修订盐酸溴己新注射剂说明书,儿童慎用,尤其不推荐婴幼儿使用。 儿童慎用、不推荐婴幼儿使用

国家药监局分赴多地,在每省份选1家药企及疫苗企业调研

近日,国家药监局开展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研,派出5个调研组进行实地调研。

国家药监局要求全面加强中标品种质量管理

12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期间药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各项工作要求,以督促检查和产品抽检为抓手,加强对中标品种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质量监管,切实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做到降价不降质。通知提出,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特

重磅!一致性评价年末大限取消

国家药监局正式发文,一致性评价年末大限,确定延期!

国家药监局:国内外药品企业划定同一监管标准

2018年12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境外检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境外检查工作,保证进口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表示,《规定》发布实施,进一步将进口药品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同步纳入监管视野,“不管是国产药品还是进口药品,在中国都需要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这意味着国内外药品企业被划定到同一监管标准中”。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