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感染Zika病毒会增加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

2016-02-29 QQduhp 译 MedSci原创

背景2013年10月-2014年4月,波利尼西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Zika病毒爆发疫情。在同一时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报道数目增加,这暗示Zika病毒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Zika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在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作用。 方法 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在Zika病毒爆发期间,研究人员从法国医院收集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验组)。对照组(住院患者)有

背景:2013年10月-2014年4月,波利尼西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Zika病毒爆发疫情。在同一时期,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报道数目增加,这暗示Zika病毒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Zika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在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时的作用。
  
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在Zika病毒爆发期间,研究人员从法国医院收集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实验组)。对照组(住院患者)有2组,1组对照组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因素与实验组患者相符且无发热(n=98),2组对照组参与者的年龄与实验组相符且未表现神经系统症状(n=70)。病毒学检测包括Zika病毒的 RT-PCR,并对Zika病毒和登革热病毒进行了微球免疫荧光法和血清中性试验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通过ELISA和组合芯片等进行了抗糖酯反应性测试。

结果:研究人员选取了在病毒爆发期间确诊的42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中41名(98%)患者含有Zika病毒IgM或IgG抗体,所有的患者含有Zika病毒中和抗体,而1组对照组中有54人(56%)含有该抗体(p<0.0001)。实验组中有39人(93%)含有Zika病毒IgM抗体,37人(88%) 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前6天内存在暂时不适(IQR:4-10)。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试验结果符合急性运动轴突神经病变类型(AMAN),并快速恶化(潜伏期平均为6天(IQR:4-9),高峰期为4天(3-10)。 12名患者(29%)需要呼吸支持。没有患者死亡。13名患者(31%)抗糖酯抗体反应阳性,有8名患者出现了GA1抗体(19%),典型AMAN相关性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十分少见。三组患者的既往登革热病毒感染史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分别为95%、 89%、 83%)。

结论:这是第一个提供证据证明Zika病毒感染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因为Zika病毒正在迅速蔓延整个美洲国家,因此民众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为此,政府需要高度重视。

原始出处:

作者:QQduhp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1-31 howi
  2. 2016-03-05 忠诚向上

    预防重要

    0

  3. 2016-03-05 忠诚向上

    好学习好好学习

    0

相关资讯

WHO:谨防Zika病毒,它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WHO委员会委员会兹定于2月1日公开讨论Zika病毒扩散这一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Zika病毒在美洲迅速传播。2015年5月,巴西报道第一例Zika病毒感染病例的发生。巴西卫生当局估计,巴西约有一百万例疑似病例。Zika病毒感染通常只引起轻微的疾病,但巴西卫生当局报道新生儿小头畸形的病例显著增加。 一些孕妇感染Zika病毒后生下的新生儿表现为小头畸形,专家们开始怀疑Zika病毒与新生儿小头

我国发现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昨天,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是我国发现的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今年2月9日,一名在广东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确诊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2月14日,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痊愈出院。目前,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者正接受隔离治疗。2月12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