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是否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

2017-07-11 吴刚 环球医学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2017年6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中国、加拿大和挪威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2017年6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中国、加拿大和挪威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旨在评估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设计:随机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数据来源:Medline、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ENTRAL)、ClinicalTrials.gov。

入组标准: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受体激动剂或DPP-4抑制剂与安慰剂或阳性抗糖尿病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

数据采集和分析:成对的审查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提取数据。Peto法用作首要方法来汇总试验的效应评估值,敏感性分析与其他统计学方法一起进行,Meta回归用于6个预先设定的假设来探讨异质性。对证据质量分级采用GRADE方法。

结果:纳入了189项随机对照试验(155145人),均为低~中等偏倚风险;77项报道了无死亡事件,113项报道了151614人中有3888例死亡。189项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肠促胰岛素vs对照组,全因死亡率无差异[1925/84136 vs 1963/67478;比值比,0.96;95% CI,0.90~1.02;I2=0%;风险差异,5年少于3例事件(95% CI,7~1)/1000患者;中等质量证据]。结果表明,GLP-1激动剂而非DPP-4抑制剂具有死亡获益的可能性,但是亚组假设具有较低可信度。敏感性分析表明,效应估计值无重要差异。

结论:目前的证据并不支持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治疗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假设。需要进一步研究检测GLP-1激动剂与DPP-4抑制剂间是否具有效应差异。

原始出处:

Liu J, Li L, Deng K, et al. Incretin based treatment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7 Jun 8;357:j2499. doi: 10.1136/bmj.j2499.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