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Oncol:恶性间皮瘤患者中癌症易感基因的种系突变频率

2018-08-18 海北 MedSci原创

最近,来自奥尔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探究,以确定恶性间皮瘤(MM)患者中种系癌症易感突变的患病率和临床预测因子。

最近,来自奥尔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探究,以确定恶性间皮瘤(MM)患者中种系癌症易感突变的患病率和临床预测因子。

研究人员对来自198名胸膜,腹膜和阴道内膜炎患者的种系DNA进行了85个癌症易感基因的靶向捕获和新一代测序。

198名患者中,有23名(12%)患者在13个基因中鉴定出24个种系突变。 BAP1突变是最常见的(n = 6; 25%)。其余的是参与DNA损伤感知和修复(n = 14),氧传感(n = 2),内体运输(n = 1)和细胞生长(n = 1)的基因。

胸膜部位(优势比[OR]0.23; 95CI0.100.58; P <.01),石棉暴露(OR0.28; 95CI0.110.72; P <.01)和年龄较大( OR0.95; 95CI0.920.99; P = .01)与携带种系突变的几率降低相关,而具有第二次癌症诊断OR3.33; 95CI1.229.07; P = 02)显着增加了突变几率。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MM病例中,携带BAP1(OR,1,658; 95%CI,199至76,224; P <.001),BRCA2(OR,5; 95%CI,1.0至14.7; P = .03),CDKN2A(OR ,53; 95%CI,6至249; P <.001),TMEM127(OR,88; 95%CI,1.7至1,105; P = .01),VHL(OR,51; 95%CI,1.1至453 ; P = .02),以及WT1(OR,20; 95%CI,0.5至135; P = .049)突变的几率显着高于非癌症对照群体。

因此,该研究显示,很大比例的MM患者在癌症易感基因中携带种系突变,特别是那些腹膜MM,石棉暴露少,年龄小和第二次癌症诊断的患者。这些数据支持MM患者的临床种系基因检测,并为MM中同源重组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始出处:

Panou V et al. Frequency of Germline Mutations i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in Malignant MesotheliomaJ Clin Oncol, 2018. DOI: 10.1200/JCO.2018.78.520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Pathol:证实温石棉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温石棉(chrysotile asbestos)是一种商业使用的石棉。根据一项于2012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Pathology期刊上的研究,温石棉能够在大鼠腹腔诱导产生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MM)产生,并且这种癌变过程与铁过载(iron overload)强烈相关联。 为了研究温石棉的致癌性,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Li Jia

J Transl Med:石棉暴露引发恶性间皮瘤的新机制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暴露于石棉产生的肿瘤是由单个细胞基因突变后,产生多个突变克隆所引起的。但一种新的假说发表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新假说认为它是由多种细胞突变引起的。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形式,据估计每年在美国,恶性间皮瘤影响到3200人,其中大多数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这种癌症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石棉,石棉主要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石棉纤维的吸

姜黄素或可有效抵御恶性间皮瘤的发展

千百年来美食爱好者一直钟情于食物丰富的颜色、辛辣的味道以及阵阵香气,而如今研究者发现姜黄根或可帮助抵御癌症;近日来自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查了是否将黄根的有效成分姜黄素可以独立或结合标准疗法来帮助治疗恶性间皮瘤,这是一种因吸入石棉而引发的恶性癌症。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围绕在肺部、心脏及腹部内部器官表面的薄膜性肿瘤,当前并没有有效疗法来治疗这种癌症。研究者Sonja Klebe教授说道,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