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Hematol Oncol:套细胞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疗效喜人

2018-12-12 王淳 环球医学

2018年6月,美国学者在《J Hematol Oncol》发表了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巩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CT)后硼替佐米和利妥昔单抗维持联合治疗的多中心2期试验。

2018年6月,美国学者在《J Hematol Oncol》发表了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巩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CT)后硼替佐米和利妥昔单抗维持联合治疗的多中心2期试验。

背景: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和不可治愈的淋巴瘤。年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标准治疗为诱导化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可改善套细胞淋巴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硼替佐米维持治疗也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耐受性和可行性。然而,还未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硼替佐米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维持治疗进行过研究。

方法: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试验内容为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巩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给予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作为维持治疗。23名患者入组,并接受每3个月每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3mg/m2共4周(直到24个月),和每6个月每周静脉利妥昔单抗375mg/m2共4周(直到24个月),共持续2年。首要研究终点为无疾病生存期(DFS)。

结果:中位随访35.9个月,2年DFS概率为90.2%(95% CI,66~97),2年OS率为94.7%(95% CI,68~99)。最常见的3/4级毒性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4%的患者)和淋巴细胞减少症(35%的患者)。1级周围神经病的发生率为48%,2级为9%,3/4级为0%。研究者也检测到定量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mRNA在监测最小残余病中的作用。

结论: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作为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维持治疗是有活性且耐受良好的方案。

原始出处:

Chen RW, Palmer JM, Tomassetti S, et al.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of bortezomib and rituximab maintenanc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antle cell lymphoma after consolidative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J Hematol Oncol. 2018 Jun 28;11(1):87. doi: 10.1186/s13045-018-0631-3.

作者:王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专家“亿”周谈——聚焦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药物与细胞免疫疗法

回首过去十年,尽管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CR方案)为主的化学免疫疗法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传统化学免疫疗法对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CLL患者的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患者将面临的是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JCO: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死亡原因:队列汇总分析

尽管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预期寿命有所增加,但至今为止,我们对其死亡原因(CODs)还知之甚少。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左骶髂关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骶部或盆腔肿瘤时,因两者临床表现有很大的相似、重叠性,易误诊、漏诊。脊柱淋巴瘤多数为转移瘤,也可表现为原发性病变。原发于骨的淋巴瘤较少,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21.8%。我院收治1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左侧骶髂关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北儿张永红:儿童淋巴瘤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成人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北京博仁医院血液三科主任医师张永红教授告诉搜狐健康,淋巴瘤虽然是危险的恶性肿瘤,但也是治愈性极高的一种肿瘤,特别是对儿童来说。近年来,随着采用国际规范的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淋巴瘤治愈率在80%以上,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无病生存率更是高达90%以上。

淋巴瘤VS成人still病——长期高热,如何鉴别?

成人Still病和淋巴瘤均可引起长期不明原因高热(体温高于38 ℃且持续2周以上),且它们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发病年龄均以青壮年为主,均可出现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胸腔积液,肝功异常,血白细胞升高,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等,临床上很容易混淆。但因它们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因此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非常重要。

Lancet Haematol:R-CHOP作为新确诊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怎么样?

2018年11月,日本学者发表在《Lancet Haematol》的JCOG0203试验的10年随访分析,考察了新诊断为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R-CHOP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