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全面分析中国饮食,这么吃,更容易患糖尿病

2024-01-13 医诺维 医诺维

该研究全面分析了中国饮食模式,包括植物性饮食模式、动物性饮食模式和东方传统模式,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动物性饮食模式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而东方传统模式与糖尿病风险无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全球超过5.4亿人。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国,成年人有超过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四分之一。因此,找到预防糖尿病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饮食在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早期研究发现,低碳水饮食、地中海饮食等健康饮食可以有效增强血糖控制。然而,中国的饮食模式错综复杂,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

2023年12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健委的研究人员在营养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 Nutrient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2DM in Chinese Adults Aged 45 y and Above:A Nationwide Cross-pal Stud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全面分析了中国饮食模式,包括植物性饮食模式、动物性饮食模式和东方传统模式,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动物性饮食模式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而东方传统模式与糖尿病风险无关。

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中国31个地区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队列中36648名参与者,年龄在45岁或以上,通过饮食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的饮食信息、生活方式等,还测量了参与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了中国饮食模式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

糖尿病被定义为: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6.5%,或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根据参与者饮食信息,将饮食模式分为三种:植物性饮食模式动物性饮食模式东方传统模式,分别位于北方、西北和南方地区。

东方传统模式:其特征是大米和米制品、猪肉、水产品、蔬菜、家禽的摄入量较高,谷类食物的摄入量较低。

植物性饮食模式:其特点是小麦和小麦产品、块茎、真菌和藻类、豆类、水果、蔬菜和鸡蛋的摄入量较高。

动物性饮食模式:其特征是加工肉制品和内脏、红肉、零食、坚果、饮料和水果的摄入量较高。

比较三种饮食模式发现,植物性饮食模式显示出膳食纤维、叶酸和碳水的摄入量较高;东方传统模式显示出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烟酸、PUFA、MUFA、SFA、维生素C等摄入量较高;动物性饮食模式显示出视黄醇、维生素E较高。

图片

不同饮食模式的营养素摄入水平

根据地区分布分析发现,植物性饮食模式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地区;动物性饮食模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方传统模式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

总的来讲,在所有参与者中,其中3983人(10.9%)患有2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动物性饮食模式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具体来说,与最低四分位相比,植物性饮食模式最高四分位数的人,与糖尿病风险降低18%相关;与最低四分位相比,动物性饮食模式最高四分位数的人,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5%相关。

对于东方传统模式,没有发现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图片

饮食模式与糖尿病关系

此外,在亚组分析中,植物性饮食模式、动物性饮食模式与糖尿病风险结果一致。

研究指出,植物性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增加全谷物、蔬菜、豆类和粗粮的消费。这种饮食模式的特点是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能量密度低以及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共同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

综上,这项研究揭示了中国各地饮食模式的显著地区差异,北方地区以植物为主,南方地区以东方传统为主,西北地区以动物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饮食模式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动物性饮食模式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90/nu16010107

作者:医诺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GP论著|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该论著调查、了解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的知悉程度与参考使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郑州大学侯琳、张慧娟团队《AFM》:口服多药异靶共递送自乳化系统治疗糖尿病

郑州大学侯琳/张慧娟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自乳化技术的CUR和BI口服共递送系统(CUR-BI-SEDDS),该系统在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疗效,每天只需给药一次即可维持全身葡萄糖稳态。

2024年ADA指南发布!心血管疾病和风险管理方面章节的九大更新

本文就《2024年ADA指南》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JAH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糖尿病患者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影响

该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在房颤消融后的糖尿病患者中,使用SGLT2i可降低房颤复发的风险。

一文读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临床常用的用于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

超10万人数据,早餐、晚餐提早一个小时,糖尿病风险降低59%,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8%

该研究显示,早餐、晚餐吃得晚,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