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viral Res:拉沙热研究新机遇

2014-12-29 MedSci MedSci原创

与许多病毒性出血热不同,拉沙热不是只出现零星病例,或是会暴发形式的罕见病。尽管监测数据尚不能确定拉沙热真实发生率,但据统计每年有 300,000拉沙热感染者,其中5000人死亡。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马诺河联盟国家(Mano River Union, MRU),包括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 人类感染拉沙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多乳鼠属啮齿类动物的排泄物,拉杀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的血液或身体分泌物直

与许多病毒性出血热不同,拉沙热不是只出现零星病例,或是会暴发形式的罕见病。尽管监测数据尚不能确定拉沙热真实发生率,但据统计每年有 300,000拉沙热感染者,其中5000人死亡。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马诺河联盟国家(Mano River Union, MRU),包括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

人类感染拉沙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多乳鼠属啮齿类动物的排泄物,拉杀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的血液或身体分泌物直接接触而在人群中传播。拉沙热的发病机制与难以控制的病毒血症有关。病人恢复过程中细胞免疫是最重要的武器。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较滞后,在所有重症病例中不一定会出现。尽管尚未在人群中做大规模的实验,但目前认为,拉沙热病毒感染后可能会产生终生免疫。微血管不稳定及止血机制受损是拉沙热及病毒性出血热的病理生理特点。出乎人的意外,尽管病人出现轻中度坏死,尤其在肝脏及肾脏,但死亡并不是由于出血或病毒直接诱导的坏死。相反,重症患者是由于拉沙病毒与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激活炎性介质及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类似感染性休克的过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

发病通常是无痛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难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区别。一般,10天左右的潜伏期(3-21天)后,病人逐渐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随后几天出现咽痛、胸骨后疼痛、耳鸣、结膜充血(通常不伴瘙痒、分泌物或鼻炎)、恶心、呕吐,肌肉痛,关节痛,腰骶部疼痛,腹痛并有牙痛和腹泻。经过4-7天,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出现水肿(尤其是脸部和颈部)、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蛋白尿。

药物治疗:根据1986年出版的研究,拉沙热的药物治疗是鸟苷类似物利巴韦林,并证实在发病6天内使用,可将发病率由55%降至5%。口服利巴韦林也被认为是暴露后预防性用药,但目前尚无数据支持这一点,并且对药物的剂量、疗程等也没有用药指南。

认识到拉沙热给土著人及外籍人带来的持续性威胁,在2004年由马诺河联盟国家的政府、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杜兰大学、美国外国疾病援助办公室及美国陆军医学研究院传染病所建立马诺河联盟拉沙热网络。此网络 研究的重点:1.进一步研究拉沙热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2.一般支持措施的功效3.利巴韦林治疗方案优化4.新的抗沙粒病毒的药物测试5.非沙粒病毒特异性药物测试6.现场和基础研究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原始出处

Khan SH1, Goba A, Chu M, Roth C, Healing T, Marx A, Fair J, Guttieri MC, Ferro P, Imes T, Monagin C, Garry RF, Bausch DG; Mano River Union Lassa Fever Network.New opportunities for field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Lassa fever.Antiviral Res. 2008 Apr;

本文是MedSci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