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出能迫使癌细胞自我毁灭的抗癌药物

2013-11-12 Ivy 生物探索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研制出新的抗癌药物,这种药物可以使癌细胞自我毁灭。 由最近开发的一些抗癌药物组成的新的抗癌药物制剂在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根据《美国科学家》杂志的消息,这种抗癌药物制剂可以杀死结肠、肺、肝、肾、乳腺和脑器官中的肿瘤细胞,并且对健康的细胞几乎没有影响。现在打算将这一抗癌药物制剂在一部分癌症患者身上进行测试。 肿瘤学家安德鲁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研制出新的抗癌药物,这种药物可以使癌细胞自我毁灭。

由最近开发的一些抗癌药物组成的新的抗癌药物制剂在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根据《美国科学家》杂志的消息,这种抗癌药物制剂可以杀死结肠、肺、肝、肾、乳腺和脑器官中的肿瘤细胞,并且对健康的细胞几乎没有影响。现在打算将这一抗癌药物制剂在一部分癌症患者身上进行测试。

肿瘤学家安德鲁﹒巴列维奇说:“现在还不明确何时可以开始临床试验 ,但是这个计划已经形成,而且实验室的试验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值得我们很高兴的是,新疗法中使用的药物,或已批准或正在临床试验测试中,可能很快这种新的抗癌药物制剂就能被批准。”

新的抗癌药物制剂在索拉非尼和其他药物组的基础上制成。他们能够阻止激酶的形成和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Iv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4-03-30 117.136.32.128

    科学很发达,唯有癌病难治,奇怪,

    0

相关资讯

Nat Nanotechnol:DNA机器人舰队为靶细胞贴标签

日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与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合作,用 DNA 分子创建了一支细胞“机器人舰队”,这些纳米尺度的“分子机器人”可以对特定的人类细胞进行导向目标追踪并做上标记,以便进行药物治疗或者将其摧毁。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

CELL:大型癌细胞系治疗信息数据库建立

Broad研究所治疗科学中心宣布推出它的癌症治疗反应门户网站(Cancer Therapeutics Response Portal ,CTRP)——这一重要的资源将推动发现与患者群体相匹配的潜在癌症药物,使患者最大可能从中受益。这一门户网站涵盖了70,000个癌细胞系化合物敏感性和遗传或谱系特征之间的联系,将作为一个公共资源供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所用。研究人员可利用这一数据集来寻找不同癌症类型可供

Immunity:髓样抑制细胞赋予癌细胞“干性”

来自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通常来说免疫系统是用于保护机体免受疾病侵害的,但是一组免疫细胞却会促进癌细胞生成。这些细胞就是称之为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免疫细胞,它们为癌症干细胞生存提供了一种干细胞微环境(niche)。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Immunit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密

STM:迫使癌细胞自我消化

当癌细胞不再自我降解的时候,癌症就产生了。瑞士伯尔尼科学家以皮肤癌为模型,发现了一个在癌细胞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治疗性的重新激活该降解过程,就能迫使癌细胞自我吞噬。 细胞能够降解破坏的分子也能够该通过自噬过程降解整个细胞器,降解的分子还能够当做原料产生新的分子或细胞器。该细胞自我消化过程称之为自噬,可以认为是一种细胞自我修复的过程。 自噬产生的能量对细胞在缺少养料,氧气或生

Nat Cell Biol:骨髓TGFβ2调控癌细胞在转移灶休眠

肿瘤学家们长期对于这一事实感到困惑不解:在癌症治疗后,分散于全身的癌细胞——即所谓的散播癌细胞(disseminated tumor cell)在某些器官中可以迅速地生成形成转移灶,而在另一些器官中它们的转移则较为缓慢,有时候甚至在几十年后才发生转移。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就是这种情况,当它们定位在骨髓时处于休眠状态,而当它们进入到肺部时则可迅速地形成肿瘤。

CIR:LPA可能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隐身衣”

来自国家犹太健康中心(National Jewish Health,NJH)的研究人员发现,癌肿瘤通过分泌一种脂质,阻止了免疫系统启动对抗它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当溶血磷脂酸(LPA)与杀伤T细胞结合时,它就像一件“隐身衣”,阻止了T细胞识别和攻击新生肿瘤。这一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的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上。【原文下载】 论文的资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