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次要动脉(桡动脉)导管移植可明显改善进行多支冠脉搭桥术患者的预后!

2018-04-21 MedSci MedSci原创

次要动脉导管是否可改善多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预后尚不明确。因此,在美国,除了左侧胸腔内动脉以外的动脉导管很少使用。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的126家非联邦医院开展一项临床试验,收集2006-2011年间用左侧胸内动脉进行初次、孤立的多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数据,对比同时进行次要动脉导管(又胸内动脉或桡动脉)搭桥(5866人)或静脉导管搭桥(53566人)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患者队列的所有原因的死亡和中风

次要动脉导管是否可改善多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预后尚不明确。因此,在美国,除了左侧胸腔内动脉以外的动脉导管很少使用。

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的126家非联邦医院开展一项临床试验,收集2006-2011年间用左侧胸内动脉进行初次、孤立的多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数据,对比同时进行次要动脉导管(又胸内动脉或桡动脉)搭桥(5866人)或静脉导管搭桥(53566人)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患者队列的所有原因的死亡和中风、心肌梗死、重复血管搭桥和胸部切口感染的概率。通过34个术前特征进行倾向性评分,共获得5813对匹配组。并进行一亚组分析,对比右胸内动脉(1576人)和桡动脉(4290人)移植受体的预后。

次要动脉导管使用量从2006年10.7%下降至2011年的9.1%(p<0.0001)。但是,进行次要动脉导管移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7年死亡率:13.1% vs 10.6%;危险比 0.79;95% CI 0.72-0.87),心肌梗死(危险比 0.78;95% CI 0.70-0.87)和重复血管搭桥(危险比 0.82;95% CI 0.76-0.88)的风险也降低。与桡动脉移植相比,右胸动脉移植的死亡率相近(7年死亡率:右胸动脉 10.3% vs 桡动脉 10.7%;危险比 1.10;95% CI 0.89-1.37),个体心血管意外风险也相近,但胸部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加(风险差 1.07%;95% CI 0.15-2.07)。

加利福尼亚采用次要动脉导管移植的比例低,而且在持续降低,但动脉移植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心血管意外。右侧胸动脉移植相比桡动脉移植无更多效益,而且会增加胸部切口感染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外科医生应考虑放宽进行动脉移植的标准,而桡动脉可能是次要动脉导管移植的首选。

原始出处:

Andrew B. Goldstone,et al.Second Arterial Versus Venous Conduits for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n California.Circulation. April 17,2018.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7.03095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