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多基因风险评分、APOE 基因型与痴呆症风险相关性分析

2024-06-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发展和维持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功能能力的过程”。《世界老龄化与健康报告》中描述的公共卫生框架,引入了内在能力的概念(即个人所有身体和心理能力的组合)。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了一项新的健康老龄化指标:内在能力(IC)。IC与痴呆症发病率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来自我国苏州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的学者旨在分析 IC 与痴呆症发病率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测试了痴呆症的遗传易感性是否会因 IC 而改变。相关结果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

这项队列研究涉及 2006 年至 2010 年间英国生物库中的 366,406 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分析了反映 4 个 IC 领域功能状态的 7 个因素,计算出综合 IC 缺陷评分。随后,使用 Cox 模型来阐明 IC 缺陷评分与痴呆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 366,406 名参与者中,有 5,207 例痴呆症病例被记录在案,其中包括 2,186 例阿尔茨海默病 (AD) 和 1,175 例血管性痴呆症 (VD)。与 IC 得分为 0 的参与者相比,IC 得分为 4+ 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危险比 [HR] 2.17,95% CI 1.92-2.45)。在联合分析中,多基因风险评分(PRS)高且 IC 评分 4 分或以上的参与者与多基因风险评分低且 IC 评分 0 分的参与者相比,全因痴呆的危险比为 8.11(95% CI 6.28-10.47)。

相比于疾病,这一概念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功能,而非健康缺陷的累积。另外,以往的老年人照护模式均为通过筛查特定的疾病标志物对临床疾病进行预测及应对。相比之下,健康老龄化照护模式的特点是纵向观察个人的轨迹,对老年人进行积极和个性化的干预,提高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总之,IC 与较高的痴呆症风险相关,尤其是那些合并有痴呆症易感基因的人。

参考文献:

Intrinsic Capacity, Polygenic Risk Score, APOE Genotype, and Risk of Dementi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the UK Biobank.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945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与记忆力训练相比,瑜伽对老年痴呆高危妇女的认知和免疫学影响

KY 对 SCD 有临床和生物学上的益处,将认知的变化与瑜伽的抗炎作用联系起来。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拓展阅读

Alzheimer Dementia:从患者和护理的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结果

有痴呆生活经验者的观点为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应作为证据指导下的检测前咨询和结果考虑因素的一部分。

Annals of Neurology:AD相关生物标志物对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影响

AD生物标志物阳性可能会改变CBS/PSP的临床表现,并有证据表明与AD病理/共病理相关的独特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IJNS: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痴呆的风险

基于生命历程模型的多领域干预是可行的,有可能降低中国高危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

ART:视网膜血管的变化有望为观测阿尔茨海默病进程提供一个窗口

视网膜血管测量并不能代表非痴呆个体的脑血管损伤,而鼻侧象限的VD与海马萎缩相关,与淀粉样蛋白状态无关。

Neurology:利用基于弥散的神经炎症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白质神经炎症

WM神经炎症在AD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发生改变,并且与淀粉样变性相互作用。

Nature子刊:与记忆力训练相比,瑜伽对老年痴呆高危妇女的认知和免疫学影响

KY 对 SCD 有临床和生物学上的益处,将认知的变化与瑜伽的抗炎作用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