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高达93.9%!

2024-04-04 测序中国 测序中国

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高于FIT,但对晚期瘤变的特异性仍相对较低。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比例逐年增加。虽然结直肠癌筛查在降低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率方面具有较高有效性,但筛查依从性仍低于60%。

2014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种非侵入性多靶点粪便DNA检测ColoGuard,以对DNA分子标记和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平均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在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初步试验中,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但特异性较低。为了提高特异性、灵敏性,亟须开发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方法。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Exact Sciences公司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合作在NEJM发表了题为“Next-Generation Multitarget Stool DNA Test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的文章。在BLUE-C研究中,研究团队对40岁或以上接受结肠镜筛查的无症状成年人的下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Exact Sciences公司开发)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将检测结果与市售FI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高于FIT,但对晚期瘤变的特异性仍相对较低。

图片

文章发表在NEJM

主要研究内容

该研究于2019年11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期间进行。主要结局是分析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晚期瘤变(结直肠癌或晚期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次要结局包括量化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非肿瘤性发现或阴性结肠镜检查的特异性,以及比较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和市售FIT对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

在26758名入组参与者中,20176名参与者的数据可用于全面评估。可评估样本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3.0岁,53.2%的参与者为女性,60.1%为白人。在结果有效的20176名参与者中,98名参与者检测到结直肠癌,其中82名患有I、II或III期结直肠癌。此外,2144例晚期癌前病变,6973例非晚期腺瘤,3451例非肿瘤性发现,7510例结肠镜检查结果阴性。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或FIT的粪便收集过程均未报告不良事件。

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特性分析

结果显示,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确定了98名结直肠癌患者中的92名和82名筛查相关癌症患者中的76名(I期,II期或III期),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3.9%和92.7%,敏感性随疾病分期或部位变化不大。根据癌前病变亚型和病变大小定义的亚组敏感性略有不同。

在2144名晚期癌前病变的参与者中,931人的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呈阳性,敏感性为43.4%;在65岁以下的参与者中,结直肠癌检测的敏感性为93.3%,在65岁或以上的参与者中,敏感性为94.3%。此外,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在各年龄组中是一致的。

在17934名无结直肠癌或晚期癌前病变的参与者中,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特异性为90.6%;在10961例结肠镜检查阴性或非肿瘤性的参与者中,特异性为92.7%;在7510例结肠镜检查阴性的参与者中,特异性为93.4%;在按5年年龄间隔进行的分析中,45-49岁的参与者特异性为97.3%,50-54岁的参与者特异性为95.9%,70-75岁的参与者特异性为87.0%,76岁及以上的参与者特异性为84.6%。

图片

图1.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与FIT的比较分析    

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在检测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方面的敏感性高于FIT。98例结直肠癌中FIT检出66例(敏感性为67.3%),2144例晚期癌前病变中FIT检出500例(敏感性为23.3%),敏感性均低于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在检测I-III期结直肠癌(92.7% vs. 64.6%)、近端结直肠癌(88.2% vs. 58.8%)和远端结直肠癌(96.9% vs. 71.9%)以及晚期癌前病变的高风险亚型方面,新一代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也高于FIT。

此外,晚期瘤变的FIT检测特异性为94.8%,优于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的结果。非肿瘤发现或结肠镜检查阴性的FIT特异性为95.7%、96.0%,FIT特异性在各年龄组中始终很高。

图片

图2. 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和FIT的比较分析

结 语

队发现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93.9%,对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43.4%,对晚期瘤变的特异性为90.6%。这种新的检测比商业FIT对所有筛查相关病变更敏感,但FIT对晚期瘤变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文章究第一作者、通讯作者Thomas Imperiale表示:“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对结直肠癌和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高于FIT,但对晚期瘤变的特异性较低。我们期望该方法的特异性能够得到提高,这意味着假阳性检测的减少,同时对结直肠癌保持高敏感性,对晚期癌前息肉保持良好敏感性。”

据悉,2023年11月,Exact Sciences公司提供了BLUE-C研究数据的初步资料,并计划在2025年将新一代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推向市场。

论文原文:

Imperiale TF, Porter K, Zella J, Gagrat ZD, Olson MC, Statz S, Garces J, Lavin PT, Aguilar H, Brinberg D, Berkelhammer C, Kisiel JB, Limburg PJ; BLUE-C Study Investigators. Next-Generation Multitarget Stool DNA Test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N Engl J Med. 2024 Mar 14;390(11):984-993. doi: 10.1056/NEJMoa2310336.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10336?query=recirc_curatedRelated_article

作者:测序中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Netw Open:缺牙不少见,但可能会增加早发性癌症风险

这项队列研究发现,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与从儿童期到成年早期的多种癌症类型之间存在关联。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关联,以评估可能的临床意义。

论文解读|Ting Fu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途径

该研究快讯揭示了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途径。

刘正教授:MRD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对近年来结直肠癌领域有关MR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

个人终身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4%,其中83%的肠癌能通过血液基因检测发现!

最近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肯定的了采血进行基因检测筛查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风险评分(Basingstoke预测指数,BPI)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风险评分(Basingstoke预测指数,BPI)

NEJM:临床研究证实:cfDNA血液检测有助于平均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

cfDNA血液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83%,对晚期肿瘤的特异性为90%,对晚期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13%。因此,cfDNA血液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并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