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logist:卡培他滨+舒尼替尼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脑转移无益

2014-11-10 MedSci译 MedSci原创

研究背景:脑转移是乳腺癌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威胁。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且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显示15%~25%的脑转移瘤来源于乳腺。近年来,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出现乳腺癌脑转移的概率也在增加。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16%。乳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多提示预后不良,但是脑转移患者的死因不仅由于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还包括了全身疾病的进展,所以局部治疗

研究背景:

脑转移是乳腺癌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威胁。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且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显示15%~25%的脑转移瘤来源于乳腺。近年来,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出现乳腺癌脑转移的概率也在增加。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16%。乳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多提示预后不良,但是脑转移患者的死因不仅由于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还包括了全身疾病的进展,所以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既可提高颅内肿瘤的控制率还能改善全身症状。目前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tereotactic radiosurgergy,SRS)、全脑放射治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为脑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法,但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化疗、内分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卡培他滨和舒尼替尼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表现出一定的效果。

单组临床试验(single-arm clinical trial)目标值法系指在事先指定某种结局指标临床目标值的前提下,通过无同期对照的单组临床试验考察相应指标结果是否在指定的目标值范围内,以此来推断某产品的性能、疗效或安全性的一类方法。本研究通过此方法对卡培他滨和舒尼替尼进行II期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

入组对象为乳腺癌伴随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患者。受试者在接受全脑放疗的同时,接受卡培他滨,1000毫克/平方米/天,连续14天的治疗。其后,卡培他滨(每天2000毫克/平方米持续2周,休息1周)联合舒尼替尼(持续每天37.5毫克)。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结果:

在试验计划中,需要检测25例患者4个月(从5到9个月)的改善治疗中的具有80%的检验功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最后有12名患者入组,但本试验因治疗疗效提高缓慢而停止。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个月。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25%的受试者发生疾病进展,83%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外的疾病进展。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乏力和恶心。

研究结论:

在入组的可监测的12名患者中,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及全脑放疗后联合卡培他滨与舒尼替尼治疗并不能较之前的治疗方式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而且该治疗方法同时有明显的副作用。本研究规模较小,现由于无明显疗效提高而终止试验。

原始出处:


Niravath P, Tham YL, Wang T, Rodriguez A, Foreman C, Hilsenbeck SG, Elledge R, Rimawi M: A Phase II Trial of Capecitabine Concomitantly With Whole-Brain 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Capecitabine and Sunitinib for Brain Metastases From Breast Cancer. Oncologist 2014.

作者:MedSci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从NCCN指南看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附指南全文)

NCCN临床实践指南:姑息治疗(2012v2).pdf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云鹏    广东省人民医院  林锋对于D2胃癌根治术后治疗方案,2012年NCCN指南更新首次作出明确推荐       对于胃癌D2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学术界一直未达成一致看法。各国指南的推荐

BMC Cancer:拉帕替尼+卡培他滨对某些乳腺癌伴或不伴脑转移患者疗效相同

  《BMC癌症》(BMC Cancer)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拉帕替尼+卡培他滨对某些乳腺癌伴或不伴脑转移(BM)患者的疗效相同。   该研究名为拉帕替尼扩展应用计划(the lapatinib expanded access program ,LEAP),是一项全球、单臂、公开标签的研究,纳入了蒽环类+紫杉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

卡培他滨化放疗用于局部胰腺癌疗效佳

  旧金山——一项纳入7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随机试验显示,在诱导化疗之后给予放疗加卡培他滨,似乎与诱导化疗序贯放疗加吉西他滨具有同等疗效,而毒性更低。   英国牛津大学的Somnath Mukherjee博士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ASCO GI)研讨会上指出,关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最佳治疗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既往试验结果提示,单纯化疗或化放疗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0个月。一项Meta分析显示,

JCO:舒尼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结果令人失望

7月15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显示,在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的Ⅲ期跨国临床试验中,舒尼替尼联合卡培他滨较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无任何优势,只是加重了不良反应(文件下载:PDF文件)。研究设计来自法国蒙彼利埃癌症研究所的Gilles Romieu 医生和同事对442名前期接受过紫杉醇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一项卡培他滨联合或者不联合舒尼替尼的随机对

GCS 2014:直肠癌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效果与输注5-FU相似

研究要点:1、术前放疗结合口服卡培他滨或静脉滴注氟尿嘧啶会导致相似的局部区域控制、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等结局;2、以上两种方案添加奥沙利铂无额外获益,毒性反应却增加。一项最新III期临床试验发现,术前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5-FU)治疗II期或III期直肠癌结局相似。这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证实5-FU或卡培他滨用于上述临床情境可以接受。研究者发现在上述两种方案中添加另一种化疗药物奥沙利

ASCO 2014:卡培他滨联合PA-MSHA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性良好

标题: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性血清素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既往使用过蒽环和紫杉醇的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摘要号:1053 第一作者:吕方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背景:尽管有很多的重要的治疗进展,转移性乳腺癌(MBC)仍具不可治愈性。临床前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性血清素(PH-MSHA)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