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小心缺血性卒中!

2015-11-12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冠心病的危险标志物,但是对于中风的前瞻性数据是有限的。由于血栓形成是许多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因此研究人员在ARIC试验中研究了是否D-二聚体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标志物。研究人员在1992年至1995年测量11415例ARIC患者的D-二聚体,他们没有卒中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随后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他们卒中,卒中亚型,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事件直至2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冠心病的危险标志物,但是对于中风的前瞻性数据是有限的。由于血栓形成是许多卒中发生的关键机制,因此研究人员在ARIC试验中研究了是否D-二聚体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标志物。

研究人员在1992年至1995年测量11415例ARIC患者的D-二聚体,他们没有卒中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随后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他们卒中,卒中亚型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事件直至2012年。

在中位随访18年期间,719名参与者发生卒中(628例缺血性和91例出血性)。D-二聚体是与总,缺血、心源性卒中风险正相关。调整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为最高与最低的D-二聚体五分位危险比总的卒中事件为1.30(95%置信区间,1.02-1.67),缺血性卒中为1.33(95%置信区间,1.02-1.73),心源性卒中为1.79(95%置信区间,1.08-2.95)。与出血性、腔隙性或非腔隙性卒中类别没有关联。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有关但是关联较弱。

在一般人群中较高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是缺血性卒中,尤其是心源性卒中的一个危险标志。

原始出处:

Aaron R. Folsom,Rebecca F. Gottesman,Duke Appiah,et al.Plasma D-Dimer and Incident Ischemic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2015.11.10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食用豆奶未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炎症和氧化应激

     《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2012年7月1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食用豆奶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D-二聚体水平。然而,患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在食用豆奶后未发生显著性改变。   该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与牛奶相比,豆奶的摄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凝血功能和氧化应激是否产生影响。研究共纳入了25 例2型糖尿病

年龄校正D-二聚体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张舜欣、李俊来和刘萃等评价了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D-dimer)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低风险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排除率。论文在线发表于2013年第11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疑患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5岁)

JAMA:D-二聚体年龄校正临界值有助排除老年肺栓塞

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对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进行确诊的重要步骤,但是其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多项研究表明,D-二聚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使得低于D-二聚体临界值(500μg/L)的患者比例,以及这一人群中可排除肺栓塞诊断的患者比例均有所下降。 为验证对5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采用“年龄×10”计算方法校正D-二聚体临界值,是否能增加老年疑似肺栓塞病例的确诊率,瑞士日内瓦大学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