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发现控制鼻子的形状基因

2016-11-28 佚名 nature中文摘要

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教授Andrés Ruiz-Linares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的一篇在线论文,该论文表示发现了人类面部特征的调控人类鼻子形状的决定性基因。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有些人是宽鼻梁?科学家们研究了约6000人的基因组,从中分析出4对参与调控鼻子形状的基因和一对影响下巴突出程度的基因。研究者表示,这些发现将会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演化史

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教授Andrés Ruiz-Linares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的一篇在线论文,该论文表示发现了人类面部特征的调控人类鼻子形状的决定性基因。

为什么有些人的鼻子又尖又窄,而有些人是宽鼻梁?科学家们研究了约6000人的基因组,从中分析出4对参与调控鼻子形状的基因和一对影响下巴突出程度的基因。

研究者表示,这些发现将会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演化史。主持这项研究的伦Ruiz-Linares说:“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尝试识别这些基因,并利用它们去了解我们的演化问题——这些性状的演变在多大程度上是适应性的,它们又能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人群的历史。”此外,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育缺陷,甚至可以给法院工作者提供更准确的嫌疑犯面部重建。

有些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已发现的与每种性状相关的基因变异只占人群中观察到的变异的约1%,这表示还有更多的基因在起作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遗传鉴定所主任Manfred Kayser表示:“在把相关基因应用到根据DNA去预测面部特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在更大型的研究中确认这些结果,并且研究结果要能在没有相关性的样本中重复。”

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5958名来自拉美国家的参与者的DNA样本和照片进行了研究。作者解释说,由于拉丁美洲同时生活着美洲土着、欧洲血统和非洲血统的人,因此这个群落(拉丁美洲人群)为探究面部特征的多样性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Ruiz-Linares.说:“欧洲人的通常有着窄而突起的尖鼻,而美洲本地人的鼻子则更平坦、更宽。”

在研究中,第一步,他们仔细查看了参与者的照片并将他们的面孔按照14种不同的特征属性——包括鼻梁的宽度,鼻子突出的程度,还有鼻尖的形状等——分为三个档次。第二步,他们使用3D电脑模型更精确地分析了大约一半参与者的七种面部特征。在两种方法中,科学家都会仔细检查参与者的基因信息,以弄明白待研究的性状与基因之间的联系。

研究发现,一种被命名为EDAR的基因的变异会影响下巴的突起程度。有趣的是,这个基因会影响多种面部特征,此前科学家发现它也能影响耳垂的大小,胡须的浓密程度,还有一个人的头发是不是直的。研究发现调控鼻子形状的基因也有多个。总体上来说,GLI3和PAX1基因控制鼻孔的大小,而RUNX2基因控制鼻梁的宽度。DCHS2基因调控鼻子的突起程度,即决定鼻尖是否朝上和鼻尖的角度——或者说它决定了你的鼻子是否迷人挺拔。Ruiz-Linares认为这些发现很有意义,他说:“众所周知,这些基因参与了骨和软骨的合成,以及颅面部的发育。”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发现,3个与鼻子形状相关的基因显示了现代人和我们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的差异。这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了与我们和我们古代近亲之间不同的相貌特征。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12-03 thlabcde

    好东西学习了!

    0

  2. 2016-11-30 顾小北大魔王

    干货!!太强大了?

    0

  3. 2016-11-28 了肤医生

    那遗传母亲还是父亲呐?

    0

相关资讯

自然界神奇“偷基因”生存策略:给物种带来顽强生命力

冰岛火山区发现的名为“Galdieria sulphuraria”的温泉红藻。    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的一块岩石上,生长着一种名为“Galdieria sulphuraria”的温泉红藻。图中岩石上黄色的是硫磺沉积物,绿色的则是温泉红藻。 生命之树:有时基因会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 绿叶海天牛直接从海藻那里获取了负责修复叶绿体的基因,因此它们也拥有了光合

Cell杂志受关注十篇文章:稳居一年榜首的是哪篇文章?

导语:这篇综述性文章的重要性可从其长期占据榜单中窥见一斑:Weinberg教授继之前的癌症综述后,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这篇同样也是与Douglas Hanahan合作的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Cell创刊于1974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

NEJM:基因≠命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王道”

导语:11月13日,发表在NEJM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麻省总医院(MG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便在遗传风险很高的人中,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让心脏病或相似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一半。众所周知,不吸烟、避免超重、有规律的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是,对于那些已经继承了能够增加患病风险基因突变的人,是否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带来益处呢?11月13日,发表在NEJM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麻

科学八卦:人为什么会出轨?

最近,出轨队又得一分。有人说,他们只是犯了“男女都会犯错的那点事儿”,但更多的声音表示,出轨尤其是在妻子孕期出轨是很恶劣的行为,没法被原谅。为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谷君想提供一个新的解题思路:出轨或许可以甩锅给激素和基因…… 俗话说得好,肾上腺素决定出不出手,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5-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是的,人类很多感情都与激素有关。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一夫一妻激素”,它

人生是场戏,基因才是导演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它是贮存遗传信息的极微小的物质,却“神通广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从一出生开始,我们的未来就被基因“主导”了,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决定了性格,成功,甚至生老病死都有不同。你在娘胎里时,性格就这样了?有人遇到一些很小的挫折或压力就会产生焦虑、易怒的情绪,而有些人对周遭事物都很看得开,看起来天生乐观自信。随着人们对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除后天环境因素以外,某些特殊基因影响着

Cell:表观遗传学重大突破,上千万美元,40多篇论文的成果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KF118-310 as a KDM4A inhibitorFranci, G., Sarno, F., Neb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