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对1例抑郁状态患者的家庭治疗

2023-07-15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患者左某,女,51岁,从事文书工作,主因“食欲不振,情绪低落,乏力10d”于2021年2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室就诊。

病例简介:

患者左某,女,51岁,从事文书工作,主因“食欲不振,情绪低落,乏力10d”于2021年2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室就诊。现病史:患者10d前情绪波动后出现食欲不振,持续至今,伴情绪低落及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头晕、头疼,无吞咽困难。患者每日三餐饮食量少,主食约150g/d,饮食结构合理,多次饮酒。否认近期节食史,否认用药史。近两天情绪再次波动后症状加重,遂就诊于我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差,入睡困难,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1.5kg。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否认流行病学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精神病及心理病史。日常血压较低,波动于90~100/50~60mmHg(1mmHg=0.133kPa)。体格检查:血压97/58mmHg,神清语利,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体征。精神检查: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身材匀称,精神差,易叹气;时间、地点及人物定向力正常;语量及语速正常,有逻辑性;思维活动正常,感知觉正常,注意力集中,智力和记忆力正常,自知力和判断力存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拒绝进一步检查。

诊疗过程:

应用RICE(Reason、Ideas、Concern、Expect)原则进行开放式询问得知,患者因食欲不振、心情低落、乏力等症状就诊,自认为症状与家庭问题有关,担心引起其他并发症,期望缓解症状并改善家庭关系。初步了解到患者存在家庭问题,全科医生进一步在充裕的时间段单独预约患者以深入了解具体情况。

1.0 家庭问题评估

患者对其家庭问题的描述为:患者和丈夫三弟的妻子关系不和,故春节期间患者的丈夫独自前往三弟家祝贺新春,三弟妻子询问患者丈夫为何患者没来而使患者的丈夫难堪,回家后与患者产生争吵。但患者认为三弟妻子的问候是故意所为,丈夫不应该就这个问题争吵。夫妻双方争吵后患者情绪持续不稳定,因此食欲不振、情绪低落。通过深入了解丈夫的家族情况得知:患者的丈夫共有三兄弟,共同照顾母亲,丈夫为人热情,心地善良,三兄弟之间关系融洽。患者本人比较认可三弟,但对三弟妻子存在不满。患者认为三弟妻子性格比较孤僻,与家里诸多人关系不和,与患者关系僵硬。

家庭评估:患者家庭既往夫妻和睦,没有较大的夫妻矛盾。此次患者不适症状与家庭生活事件相关,通过深入交流后得知,该家庭生活事件涉及家族外部成员,问题牵扯复杂。在处理患者所呈现的此类问题时,全科医生在决定是否干预前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并且界定问题的延伸层面。故而可以应用PRACTICE评估模型进行家庭评估,具体见表1。

2.0 心理评估

患者情绪波动明显,谈及家庭事件时较为激动,且相关情绪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乏力、入睡困难等,故采用基层常用的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该患者PHQ-9评分为14分。

3.0 综合评估结果

该患者病情涉及层面较广,须从"以人为中心"的全科医学原则出发,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角度对患者现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此患者症状尚未达到疾病诊断的标准,但是患者的健康问题明显,存在未分化的症状,已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可用基层医疗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care,ICPC)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结果显示:生物方面,患者主要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障碍;心理方面,为中度抑郁状态;社会方面,与伴侣的关系存在问题(夫妻吵架),与家人的关系问题(妯娌关系不和)。同时通过PRACTICE评估模型评估后可知,患者家庭应对压力尚可,家庭生态学相对和谐,故而可以考虑实施家庭治疗。

表1 应用PRACTICE评估模型进行家庭评估

图片

治疗方案:

1.生物方面

增加散步等运动,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可少量多餐,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早晨及中午各服用1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以改善中度抑郁状态。

2.心理方面

站在患者立场,换位(移情)理解患者的处境、心情,表达对患者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和同情。安慰患者,告知其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是由于家庭问题引起的抑郁情绪所致,目前并未引起严重心理疾病,消除患者疑虑。告知患者目前问题有解决办法,全科医生会一直提供帮助。

(1)积极倾听,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述说问题,通过耐心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

(2)引导患者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鼓励患者表达情绪,以减轻苦恼和心理压抑程度。

(3)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心理或精神问题,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

(4)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帮助患者找到配合常规治疗和保持良好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点。依据认知行为理论(CBT)改变患者认知,干预其行为,且可在后续随访中多次应用CBT理论对患者进行治疗:告知患者,与丈夫之间的争吵虽然令人恼怒,但暴露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患者认识到争吵本身是一种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背后隐藏的情绪并不是争吵的本意。患者对此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不愿意迁就丈夫的意见,应让患者明白这是独立表达想法的良好表现,并鼓励患者及时就医,对病情进行早干预,以避免引起严重的生理疾病。

3.社会方面

全科医生通过家庭评估后决定介入家庭治疗,主要应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由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创建。该模式认为家庭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整合家庭内外资源,帮助患者做出选择、构建更有效的沟通模式、学习管理情绪,最终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的状态。该治疗模式包含较多干预技术和方法,运用较多的有"冰山"隐喻、沟通姿态、互动成分干预技术、家庭生活编年史和家庭重塑等。考虑本例患者的需求,全科医生主要应用沟通姿态和互动成分干预技术来介入治疗。萨提亚把沟通姿态分为表里一致(congruence)、讨好(placating)、指责(blaming)、超理智(super reasonable)、打岔(being irrelevant)5种类型。其中表里一致是健康的沟通方式,具有直接、清晰和坦诚的特点;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曲意迎合他人;指责意味着藐视他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超理智者通常过分谨慎,保持非人性的客观,太讲原则,过于僵化;打岔是超理智的对立面,打岔者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不断变换想法,不表示明确的立场,唯恐得罪他人。互动成分干预技术关注人们在交流沟通时信息和情绪的组合模式或序列,并通过干预调整使交流沟通更健康、更充分、更科学。

(1)初次就诊:家庭治疗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及家属对全科医生要充分信任。所以医生要努力与患者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医生除了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敏感性,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全科医生因工作本身特殊性、与患者家庭签约等关系存在,可以获得和维持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良好信任关系。另外,全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也是患者寻求帮助的缘由和治疗的基础。因为本案例中患者与全科医生有良好的信任关系,故此阶段在治疗中可以酌情跳过。

(2)界定问题:通过倾听患者的叙述得知,患者此次家庭问题是以患者与三弟妻子的矛盾为基础,在春节特殊时期发生,患者与丈夫对探亲事件的价值取向不同为内在原因,行为不一致为外在原因。由于患者与三弟妻子的矛盾由来已久,且在此次家庭生活事件发生之前并未过度影响患者情绪,再加上全科医生对于三弟妻子不了解,同时考虑伦理问题等,所以此次主要解决患者与丈夫之间的矛盾,而不涉及患者与三弟妻子之间的矛盾。

(3)治疗干预:稳定患者情绪,预约患者携其丈夫当天下午一起就诊。让患者及其丈夫就此次家庭生活事件发表看法,期间应用沟通姿态分析得知妻子以指责和打岔为主,丈夫最初以讨好和打岔为主,其后以指责和超理智为主。告知患者及其丈夫正确的沟通姿态后,双方在后续沟通过程中均有所改善。继续以互动成分干预,剥离信息表达和情绪表达,在信息表达中双方就此次家庭生活事件达成和解;在情绪表达中,患者渴求理解和支持,丈夫希望得到尊重,也希望妻子更通情达理。在治疗过程中双方情绪波动有明显变化:①双方避讳谈及问题,问题诉说浅尝辄止;②妻子敞开心扉,但丈夫仍然有所闪避;③双方情绪激动,问题完全暴露;④告知沟通姿态后,双方冷静分析后情绪稍缓解;⑤应用互动成分干预后双方情绪稳定。通过此次家庭治疗干预,双方就争吵的家庭生活事件达成和解,家庭治疗初步成功,需要继续观察后续情况。若效果不佳,必要时多次、多阶段治疗。

(4)随访:预约患者及丈夫在两周后一起进行"面对面"随访。

有必要提高全科医生对就诊患者存在家庭问题的敏感性认识,培训全科医生掌握家庭问题评估和干预的技能,在患者暴露出家庭问题或者有比较复杂的健康问题时,能深入探讨患者疾病背后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背景所造成的影响,发挥全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协调的职责,与患者家庭成员一起促进家庭问题的解决;培训全科医生熟练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相关技能,发现家庭问题并及时进行家庭治疗,必要时转诊相关专科进行协助。

本文来源:

姜岳,李杰. 全科医生对1例抑郁状态患者的家庭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3): 1667-1670.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Brain Behav:重症肌无力(MG)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重症肌无力(MG)患者会出现不良的精神结局。抑郁和焦虑被认为是MG患者面临的重要精神问题,尚无关于抑郁和焦虑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MG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

PNAS:浙大学者分析14万人,你常吃的食品,增加抑郁和焦虑风险

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尤其是薯条,与更高的焦虑和抑郁风险密切相关,或使患焦虑症的风险增加12%,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7%,而且年轻人更为明显。

JCN:社区心衰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相关因素

心衰患者可能受益于旨在保持独立性、促进参与社会活动和疼痛管理的干预措施。

PN:抑郁在儿童抽动严重程度与功能障碍相关性中的调节作用

抑郁症在儿童和青少年抽动障碍严重程度和功能损害之间的联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抑郁的诊断标准

抑郁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