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一种抗抑郁药或有助预防早老性痴呆

2014-05-16 佚名 新华网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常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可减少一种脑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造成早老性痴呆的主要“元凶”之一。但科学家也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促使他们建议服用这种药来预防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是常见的痴呆类型。患者大脑中贝塔淀粉样蛋白出现异常堆积,形成斑块,导致记忆力下降。目前,这种病尚无有效疗法。 华盛顿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 14 日在美国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常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可减少一种脑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造成早老性痴呆的主要“元凶”之一。但科学家也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促使他们建议服用这种药来预防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是常见的痴呆类型。患者大脑中贝塔淀粉样蛋白出现异常堆积,形成斑块,导致记忆力下降。目前,这种病尚无有效疗法。

华盛顿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 14 日在美国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说,他们给患早老性痴呆的小鼠服用西酞普兰,发现服药 24 小时后,小鼠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减少约 25%。此外,小鼠脑中已有的该蛋白斑块停止增生,新出现的斑块数量减少约 78%。

研究人员又给 24 名 18 岁至 50 岁的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这些志愿者都是认知能力没有受损、也未出现抑郁的健康人士。24 小时后抽取的脊髓液样本表明,这些参与者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减少了 37%。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 John Cirrito在一份声明中说:“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似乎能显著减少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这一发现令人激动。但服用抗抑郁药也有风险和副作用,现在还不值得冒这种风险,除非我们有更加确定的证据表明,这些药能减缓或阻止人类早老性痴呆的形成。”

原始出处:

Yvette I. Sheline, Tim West, Kevin Yarasheski, Robert Swarm, Mateusz S. Jasielec, Jonathan R. Fisher, Whitney D. Ficker, Ping Yan, Chengjie Xiong, Christine Frederiksen, Monica V. Grzelak, Robert Chott, Randall J. Bateman, John C. Morris, Mark A. Mintun, Jin-Moo Lee, and John R. Cirrito. An Antidepressant Decreases CSF Aβ Production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in Transgenic AD Mice. Sci Transl Med., 14 May 2014;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5-03-29 gdsun
  2. 2014-05-17 niclo

    希望能为AD点亮一点曙光!

    0

相关资讯

黄金武:全球每7秒就有一人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如果你的父母近来总是忘东忘西,眼前的事也记不住,过去的某件事总是念念不忘;刚锁上门出去,没走几步又怀疑自己没锁门;见到熟悉的老朋友,半天叫不出名字;上街买东西,算不清该给多少钱……这说明他们可能要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了,你应该带父母到医院做一个专科检查,别让阿尔茨海默病过早地影响老人的生活。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性痴呆,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

Brain:尸检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数量逐年增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增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但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生物系老年研究中心的Babak Hooshmand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人群尸检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9月第136期的《脑》(Brain)杂志上。作者发现≥85岁的成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可导致阿尔茨海默型病理改变的增加,且在脑血管病变者

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相关研究

  1.课题组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17省市的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临床信息和生物样本收集网络,目前收集了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病例和正常对照者共2万余例,以及50余个阿尔茨海默病(AD)家系,绘制了完整的家系图谱。   2.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中国家族性AD在早老素1基因上的两个突变位点:V97L和A136,以及与中国人群散发性AD发病相关的20余个变异位点,并发现淀粉样前体蛋

Neurology.:慢性肾病或为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肾病(CKD)被认为是未来卒中和亚临床血管疾病如脑小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肾脏和脑小血管有相似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由内皮障碍导致的小血管病理可以解释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脑小血管疾病(CSVD主要通过影像学诊断,包括:腔隙性梗塞、腔隙、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认知损害有关,且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首因。 CKD与认知损害之间潜在的关系常常解释为CKD病人中较高

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进程有望延缓

4月7日,记者从上海交大医学院获悉,该院药理学和化学生物学系高小玲课题组设计并率先构建了仿生脂蛋白纳米药物,可用于降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延缓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疾病进程。美国化学会《ACS纳米》杂志发表了该成果,并刊登了国际知名纳米医学专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Dan Peer为此撰写的述评文章。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型疾病。科学家已证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核心致病物质是β淀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