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2012-07-09 庄云芳 新华网

文献标题:Hyperresponsivity to Low-Dose Endotoxin during Progression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s Regulated by Leptin-Mediated Signaling文献来源:Cell Metabolism 2012 july ;16(1):44-54    &nb

文献标题:Hyperresponsivity to Low-Dose Endotoxin during Progression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s Regulated by Leptin-Mediated Signaling
文献来源:Cell Metabolism 2012 july ;16(1):44-54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4日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

  
 日研究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正常肝脏状态
        
 图:正常肝脏状态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由肥胖引起。它是指患者无饮酒史,但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状态,比如也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有时也有“酒精”玻璃样变性和肝纤维化等。

       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实验鼠肥胖后,脂肪细胞大量分泌的肥胖基因编码产物Leptin会发挥作用,促使肝脏对肠内细菌分泌的毒素脂多糖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疾病。
      
       横滨市立大学教授中岛淳说:“如同花粉症患者一样,肥胖者会对细菌发生过敏反应,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的诊疗方法。

作者:庄云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4-03-12 liuliangying

    学习了,如果附有这方面的文献链接就好了。

    0

相关资讯

很大量螺旋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有保肝作用:系列病例报告

引言       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学、地理学和信息协会的数据,在普通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中肝硬化占第四位[1]。其病理与代谢综合症相关,胰岛素耐药是常见的致病机制。目前已知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该病从单纯的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2]。各自具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常含有囊状脂肪变性、细

Cell Metab: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病人机体中异常胆固醇生产和代谢的分子改变,这或许可以解释病人肝脏疾病的严重性以及患者心脏健康的风险。据估计,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和心脏及肝脏致死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研究者们的发现或可以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而且可以使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评估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发明出新的方法来降低个体NASH发病的风险。这项

2012美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临床实践指南

 近日,美国胃肠病协会、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共同发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已经联合发表在2012年6月的美国《胃肠病》、《肝病》和《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指南共涉及45条推荐意见,“1或2”为推荐强度,“A、B、C”为证据的等级。   [1]临床疑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

Cell Metab:日研究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

7月4日,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由肥胖引起。它是指患者无饮酒史,但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状态,比如也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有时也有“酒精”玻璃样变性和肝纤维化等。 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实验鼠肥胖后,脂肪细胞大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