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研究揭示肿瘤生长的核心——癌细胞的进食机制

2019-08-07 佚名 细胞

由辛辛那提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癌细胞的能量产生机制,这种机制推动核仁的生长,并导致肿瘤迅速繁殖。这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它可能会导致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发展--通过切断核仁的能量供应来阻止肿瘤的生长。

由辛辛那提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癌细胞的能量产生机制,这种机制推动核仁的生长,并导致肿瘤迅速繁殖。这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它可能会导致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发展--通过切断核仁的能量供应来阻止肿瘤的生长。

"核仁是癌症风暴的'眼睛',它会破坏患者的身体。能够控制眼睛将是癌症治疗中一个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位于细胞核中心附近的核仁产生核糖体。Sasaki说,1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癌细胞核仁增大,此后的研究表明,核仁增大会导致核糖体显着增加,从而推动蛋白质合成大量产生癌细胞。但是,核仁究竟是如何在癌细胞中产生大量核糖体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谜。

Sasaki教授说:"核仁增大是癌症的一种迹象,它的大小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衡量癌症晚期程度的标准。现在,我们的研究团队知道,核仁会通过吞噬三磷酸鸟苷(GTP)而迅速膨胀。GTP是一种核苷酸,是制造RNA所必需的组成部分之一,而RNA在癌细胞中很常见。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所有可用于细胞生长的能量中,GTP峰值在核糖体增长中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而核糖体增长与癌细胞的核仁增大有关。我们马上就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Sasaki教授说,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中肌苷单磷酸脱氢酶(IMPDH)的水平升高,这加快了GTP的产生,进而促进了核仁的生长。他说,这是解开癌细胞核仁生长之谜的重要一步。

为了开展这项研究,这个多学科研究小组将重点放在恶性脑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最致命的脑癌类型)的能量产生途径上,研究人员先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研究,然后对人类样本进行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胶质母细胞瘤中GTP作为一种能量物质显着增加。专家们对脑肿瘤细胞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癌细胞中IMPDH水平的显着升高加速了GTP的产生。

IMPDH与核仁之间的密切关系被发现,促使Sasaki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代谢分析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获得关键数据,证明由IMPDH活动产生的GTP用于核仁的核糖体合成;这导致发现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抑制与IMPDH抑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后者延长了动物模型的寿命。

"由于我们的跨学科合作和团队的努力,我们能够解开癌细胞劫持GTP代谢的机制,从而控制核仁。我们很高兴能继续对GTP的研究,以开发消灭病人'癌症之眼'的疗法。"Sasaki说。

原始出处:
Kofuji S1,2, Hirayama A3, Eberhardt AO4,5,et al.IMP dehydrogenase-2 drives aberrant nucleolar activity and promotes tumorigenesis in glioblastoma.Nat Cell Biol. 2019 Aug;21(8):1003-1014. doi: 10.1038/s41556-019-0363-9. Epub 2019 Aug 1.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贫血、骨痛、蛋白尿,这些征兆提示血液科肿瘤?

常感头晕是因为贫血?骨头酸痛就是骨质疏松?蛋白尿是因为肾脏功能减弱?你不会知道,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症状,一旦同时出现,可能是因为一种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并不罕见,在血液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在临床中,多发性骨髓瘤常被延误诊断,如何早期发现、正规治疗?作为血液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由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肿瘤学数字疗法获FDA批准,可针对所有癌症适应症

日前,数字疗法领域的领先公司Voluntis公布,美国FDA批准其Oleena软件上市,用于管理肿瘤学相关症状和远程监控患者。新闻稿指出,Oleena是第一款能够针对所有癌症适应症的FDA二类医疗器械软件(Class II Software-as-a-Medical Device)。

Radiology:个性化治疗合并慢性肾病的小肾脏肿瘤更有益处!

本研究旨在根据不同死亡原因竞合,比较个性化治疗小肾肿瘤与常规部分肿瘤切除术(PN)的有效性。

Radiology:机器人挑战徒手在CT引导下肝肿瘤消融细针放置

本研究旨在比较徒手与机器人在肝肿瘤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术中穿刺针放置准确性差异。

陆维祺教授为您解读腹膜后肿瘤手术的“那点事”

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会软组织肿瘤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办,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协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承办的本届中国(国际)腹膜后肿瘤论坛将于2019年8月9日于上海召开。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特别约稿此次会议的执行主

Lancet Infect Dis:疫苗可有效降低实体瘤患者带状疱疹风险

研究认为,灭活VZV疫苗对实体瘤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及耐受性,但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