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Gastroen Hepatol:短期放疗联合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

2021-01-2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短期放疗后进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疾病控制方面的效果与全直肠系膜切除相当,但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全直肠系膜切除

全直肠系膜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局部直肠癌的标准护理方案,虽然肠系膜切除可有效控制肿瘤,但患者术后长期的肠道、膀胱和性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QOL)产生不良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基于器官保护的治疗策略对患者疾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TREC研究在英国21个医疗中心开展,成年直肠腺癌患者参与,患者肿瘤分期T2及以下,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30mm,无淋巴结受累或转移,随机接受器官保护治疗策略或全直肠系膜切除,器官保护治疗策略组患者接受8-10周的短期放疗,随后进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若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样本病理检测提示局部复发风险增加时,则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术后12、18以及24个月评估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患者生活质量。
 
55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器官保护治疗策略组27人,全直肠系膜切除组28人。术后30天,无患者死亡,但器官保护组1名患者在转为全直肠系膜切除后,在术后6个月死亡。器官保护组27名患者中,8人接受了全直肠系膜切除(30%)。器官保护组27名患者中,4人(15%)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而全直肠系膜切除组28名患者中,11人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39%)。器官保护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后直肠出血或疼痛,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吻合口瘘、肾损伤、心脏停搏和肺炎。器官保护组27名患者中,8人对放疗有应答(30%)。器官保护组患者在肠道毒性、生活质量和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全直肠系膜切除组,效果持续至36个月。
 
研究认为,对于早期直肠癌患者,短期放疗后进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疾病控制方面的效果与全直肠系膜切除相当,但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全直肠系膜切除
 
原始出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粑粑”隐藏健康大问题!4个症状提示肠癌驾到

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可以从他排泄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来判断。

World J Gastroenterology: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间隔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是中国排名第三的常见癌症。另外,根据中国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局部晚期直肠癌最为常见。

有一种粗心很致命:错把直肠癌当痔疮!3个区别千万不要忽视

小常,一直患有痔疮,今年6月,断断续续出现过几次便血,也就没太当回事(便血是痔疮主要症状之一)。随后,单位安排的一次体检,显示粪常规异常,后被诊断为“感染性肠炎”,药物治了一段时间,也没好转迹象,复

J Clin Oncol:根据UGT1A1基因型定量伊立替康可显著改善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

基于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糖基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型区分伊立替康剂量可改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术前伊立替康联合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局部放化疗晚期直肠癌的治疗

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确诊直肠癌!八成患者确诊直肠癌已是中晚期

核心提示:研究显示,七分之一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小于50岁,这一比例已经不算小,再加上年轻患者占比有上升趋势、确诊时多为晚期病变、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等特点,提示我们:即使是正值青壮年,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