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 介入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与三叶式瓣膜相当

2020-02-28 朱朱 中国循环杂志

二叶式主动脉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力学表现,尤其是0型二叶瓣,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证,其手术难度和风险均高于三叶式主动脉瓣。

二叶式主动脉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力学表现,尤其是0型二叶瓣,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证,其手术难度和风险均高于三叶式主动脉瓣。

随着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使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其临床结局。
 
2月26日,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经导管瓣膜治疗注册研究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应用目前最新的器械,接受TAVR治疗的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术中、术后、1年预后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当。
 
研究者表示,随着新器械的研发上市,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切实可行。
 
该研究显示,与应用老一代器械相比,在应用目前最新器械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TAVR治疗时,器械成功率增加(93.5% vs 96.3%),二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14.0% vs 2.7%)明显降低。
 
应用目前最新器械的情况下,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比,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器械成功率略微降低(96.3% vs 97.4%),残余中度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略高(2.7% vs 2.1%)。
 
在医保患者中,1年时,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校正后死亡风险比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降低了12%,但中风风险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利用2011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数据,共涉及近17.1万例TAVR手术,其中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占3.2%。
 
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比,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对年轻,STS外科手术风险评分较低。
 
原始出处:
Sharif A. Halim , et al. Outcomes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Bicuspid Aortic Valve Disease: A Report from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Transcatheter Valve Therapy Registry.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26 Feb 2020

作者:朱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器械市场大洗牌 药企巨头出手

器械市场大洗牌 药企巨头出手

医疗器械市场未来五大发展热点

根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领域规模、投资并购及未来增长潜力判断,以下5大领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热点。早期筛查诊断液体活检、DNA捕获与扩增等技术的突破使早期筛查诊断技术再一次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早期筛查诊断分为遗传病早期筛查与肿瘤早期筛查。遗传病早期筛查是指产前筛查和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某种遗传病的概率;肿瘤早期筛查是指在有临床症状之前通过液体活检、基因测序等手段实现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

药监局三类AI器械申报流程流出!审批要点全解读!

“人工智能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公益培训”悄然在北京开幕,整个会议仅持续一下午,却隐含了医疗AI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三类器械审批信息,里程碑式的胜利就此展开? 在本次会上,药监局细致入微的分析了影响医疗人工智能器械审批的每一个过程,细化到对每个指标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AI医疗注册申报培训”。 同时,会上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底,药监局收到创新特别审批申

J Endod:现行根管器械与下颌磨牙近中根管根尖直径尺寸的匹配情况分析

这篇micor-CT影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下颌磨牙近中根管根尖部分的原始解剖直径,并与现行以及常用的根管预备器械的尺寸进行匹配。

器械产业与黄金十年,医生是撬动创新的关键?

几乎每个经历了漫长蛰伏期的行业,都会迎来一次大爆发,这是市场对企业专注、务实、创新,虔诚的馈赠。如今,医疗器械正迎来这样一场厚积薄发。

我国结构性心脏病自主创新介入技术和器械不断涌现

目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我国各地区已经广泛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