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血中脂多糖(LPS)与糖尿病和肥胖密切相关

2013-07-18 完美事业 dxy

阐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触发因素以改善患者治疗是极其重要的。已证明减肥手术能够预防甚至是治疗糖尿病,但是其作用机制未知。脂多糖(LPS)水平升高可预测糖尿病发生率,但是LPS的来源不甚清楚。为了评价血浆LPS对经减肥手术治疗的患者腹部肥胖和血糖控制的潜在影响,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传染病和微生物部的Troseid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证明肠道细菌易位是肥胖和糖尿病的潜在触发因素,并表明减肥

阐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触发因素以改善患者治疗是极其重要的。已证明减肥手术能够预防甚至是治疗糖尿病,但是其作用机制未知。脂多糖(LPS)水平升高可预测糖尿病发生率,但是LPS的来源不甚清楚。为了评价血浆LPS对经减肥手术治疗的患者腹部肥胖和血糖控制的潜在影响,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传染病和微生物部的Troseid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证明肠道细菌易位是肥胖和糖尿病的潜在触发因素,并表明减肥手术的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浆LPS水平降低有关,甚至可能是LPS降低所导致的结果。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3年7月8日的美国《糖尿病治疗》(Diabetes Care)杂志上。

这是一项对49名行减肥手术的连续肥胖患者和17名对照者进行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血浆LPS,HbA1c,脂肪组织体积(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测定),同时对脂肪组织室隔中的细菌DNA进行定量。

结果显示,与对照者比较,肥胖个体血浆LPS含量升高(P<0.001),经减肥手术后LPS含量降低(P=0.001)。LPS水平与HbA1c(r=0.56, P=0.001)和腹内脂肪体积(r=0.61,P<0.001)密切相关,但是与皮下脂肪体积仅中等相关(r=0.33, P=0.038)。此外,从肠系膜到大网膜再到皮下脂肪组织室隔,细菌DNA水平呈梯度降低趋势(2倍)。最后要说的是,减肥手术后LPS水平降低与HbA1c降低直接相关(r=0.85,P<0.001)。

该研究发现支持肠道细菌易位是肥胖和糖尿病的潜在触发因素这一假设,同时表明减肥手术的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浆LPS水平降低有关,甚至可能是LPS降低所导致的结果。


作者:完美事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Ann Oncol: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肝癌风险

在2013年2月期的《肿瘤学年鉴》(Annalsof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高嘉鸿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旨在考察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应用与台湾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间的可能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NHIRD)相关数据,共筛选出22 910例于2001年至2009年期间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并随机筛选出91 6

Diabetes Care:睡眠障碍或可独立预测糖尿病风险

美国学者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可独立预测糖尿病风险。论文7月8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该研究调查了47093例受试者的数据,这些受试者基线平均年龄为34.9岁,仅轻度超重,平均体质指数为26kg/m2,25.6%为女性。收集他们的人口统计学、身高、体重、生活方式、军队服役特点、睡眠、临床诊断糖尿病和精神卫生情况。 结果在6

Nature Genetics:研究揭示2型糖尿病患者为何易患白血病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和癌症相关的基因异常情况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或更为常见。 研究发现II型糖尿病患者患癌症风险较高,尤其是像淋巴瘤或者白血病一样的血癌,这项研究揭示,一种名为同种细胞间的镶嵌事件(clonal mosaic events,CMEs)的突变或许可以部分解释II型糖尿病患者为何患癌风险较高。

PLoS One: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6.6%

6月11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等公布的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6.6%,即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54 亿, 其中20~44岁年轻人和农村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增长快。而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 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在线杂志》上[PLoS One. 2013, 8

肾脏科与内分泌科专家建言糖尿病肾脏病诊疗

在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2013.7.4-7.6,吉林长春)上,多位肾脏科和内分泌科专家一齐探讨糖尿病肾脏病诊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谌贻璞教授——定期检测GFR和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DKD)的早期诊断有赖于内分泌医生及时察觉患者的肾功能变化,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和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损害的治疗要根据疾病分期来决定。

CMAJ:糖尿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相比于厄贝沙坦,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 替米沙坦(美压定,勃林格殷格翰)和缬沙坦时,发生大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降低。分析表明,使用替米沙坦(Telmisartan)和缬沙坦(Valsartan)可使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衰的住院风险分别降低15%和14%。而使用氯沙坦(Losartan)和坎地沙坦(Candesartan)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