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成年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种族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11-14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18-64岁结肠癌患者保险和肿瘤特征差异是导致患者生存期种族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将有助于降低黑人人群结肠癌死亡率

统计发现,美国黑人结肠癌患者的死亡率高于白人患者。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种族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影响因素中,肿瘤特征(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状况及合并症)的影响效果要大于治疗差异。近日研究人员在18-64岁结肠癌患者中,考察了造成不同种族患者结肠癌生存期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从国家癌症数据库和美国外科学院和美国癌症协会癌症登记数据库中收集相关资料,18-64岁的、在2004-2012年间单独或第一原发性侵入I-IV结肠癌患者参与,从人口统计学、保险、合并症、肿瘤特征和治疗5等方面考察不同种族患者结肠癌生存期差异。

研究发现,黑人和白人患者5年的结肠癌生存率差异为9.2%(黑人患者生存率为57.3% vs 白人患者生存率为66.5%)。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匹配后,生存率差异未见显著变化;对保险特征进行匹配后,生存率的绝对差异下降至4.9%,降低了53%;对肿瘤特征进行匹配后,生存率的绝对差异下降至2.3%,差异性降低了74%,其他的影响因素对结肠癌生存率的种族差异影响不显著。在比例风险模型中,保险以及肿瘤特征差异对黑人患者生存率降低的影响分别占54%和27%。

研究认为,对于18-64岁结肠癌患者保险和肿瘤特征差异是导致患者生存期种族差异的最重要因素,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将有助于降低黑人人群结肠癌死亡率。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Surg Oncol:多发肝转移-哪个病灶的切缘决定预后?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切缘状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单发的肝转移来讲,切缘对于预后的影响作用比较好评价,其切缘距离真实反映了这个患者的手术切缘状态。而对于多发肝转移来讲,切缘状态的评价则一直存在争议。对于这部分患者,切缘状态到底应该是看所有肝转移病灶中距离切缘最近的那个病灶的切缘,还是看最大的那个病灶的切缘宽度,还是每一个病灶的切缘状态都能单独的影响患者的预后呢?本研究针对于多发肝

Cancer Sci: ZIC5可作为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细胞的生存因子

在癌症治疗方法中,对特异药物靶标的鉴定非常重要。最近,有研究人员鉴定了小脑5锌指蛋白(ZIC5)可作为促进黑色素瘤恶化的因素,具体是通过来源于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D)的表达。然而,ZIC5在其他癌症中的角色仍旧大量未知。在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ZIC5在前列腺癌(PCa)和结肠癌(CRC)细胞中的角色。结果表明,ZIC5在CRC和去分化的PCa组织中高度表达,然而,在临近的正常组织中表达量极小

Brit J Cancer:RAS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接受抗EGFR治疗响应的蛋白预测生物标志物

研究认为,活化的EGFR和PI3K是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抗EGFR治疗响应的关键预测因素,对于RAS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Lancet Gastroen Hepatol:III级结肠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氟尿嘧啶S1vs卡培他滨

研究认为,对于日本III级结肠癌患者,卡培他滨辅助化疗仍是手术后标准治疗方案的首选,S1辅助化疗不被推荐

J Gastroen Hepatol:我国多发性大肠息肉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研究认为,对于中国多发性大肠息肉综合征患者进行19致病基因筛查是有效的疾病诊断和预防方式,中国患者MUTYH基因突变的风险高于西方患者

Gut:选择性剪切因子SRSF6可加速结肠癌进展

研究发现,选择性剪切因子SRSF6在结肠癌的疾病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同时发现茚达特罗可以抑制SRSF6功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