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衰弱对成年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4-06-11 小文子 MedSci原创

研究强调了评估成年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的重要性,因为它与非选择性再入院、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卒中后残疾显著相关。

衰弱常见于脑卒中患者,与不良预后相关。然而,调查成年脑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与短期预后之间因果关系的纵向研究仍存在空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衰弱对非选择性再入院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以及基线衰弱与脑卒中出院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卒中后残疾的关系。

这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从中国中部和西北部的两家三级医院纳入了667名成年卒中患者。所有脑卒中患者在入院24h内由专科护士采用衰弱量表评估基线衰弱程度,随访3个月。主要结局是非选择性再入院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定义为卒中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次要结局为认知障碍和卒中后残疾。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ES)评估认知功能,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脑卒中后残疾。使用双变量和多重Cox回归分析验证基线衰弱对非选择性再入院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研究纳入667例成人脑卒中患者,在青年(<50岁)、中年(50~70岁)和老年人(>70岁)中,衰弱患病率分别为15.3%、54.9%和29.8%。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的男性、70岁及以上、BMI异常、营养风险、非缺血性脑卒中、住院史、手术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合并症史和多种用药史的比例均高于非衰弱组。随访期间,共有5例死亡,12例发生重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57例非选择性再入院。虚弱是卒中出院患者非选择性再入院(HR=2.71,95%CI:1.59,4.62)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HR=3.77,95%CI:1.07,13.22)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人口统计学、临床因素和随访时间间隔后,基线衰弱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β= - 2.68,95%CI:-3.78~ -1.58)。然而,当进一步调整基线MMSE时,衰弱和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β=- 0.39,95%CI:-1.43~ 0.64)。此外,调整社会人口学、临床变量、随访时间间隔和基线mRS后,基线衰弱与卒中后残疾相关(β=0.36,95%CI:0.08~0.65)。

该研究强调了评估成年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的重要性,因为它与非选择性再入院、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卒中后残疾显著相关。这些结果强调了筛查和评估衰弱状态在改善成年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出处:

Haiyan He, Minhui Liu, et al, The impact of frailty on short-term prognosis in discharged adult stroke patient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4.104735.

作者:小文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非心肌栓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出血转化——一项卒中磁共振成像分析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非心肌栓塞性卒中患者中约有 28% 存在早期 HT,24% 存在可通过 MRI 检测到的晚期 HT。

STTT:中山大学附黄辉团队揭示血小板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型对叶酸预防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调查血小板活化参数和MTHFR基因型是否共同影响叶酸治疗在首次预防卒中的疗效。数据来源于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

Annals of Neurology:2000-2020 年中风复发和复发后死亡率趋势的性别差异

中风复发率的下降表明中风二级预防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女性。

脑卒中二级预防新策略!炎症或为关键治疗靶点,有助于降低残余风险

炎症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脑小血管疾病(cSVD)和心房颤动(AF)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主要的残余风险,并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复发机制。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CTP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功能预后预测的新型影像学指标

基于平扫计算机断层摄影 (NCCT) 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CTA) 手动测量的几个派生指标,如血栓衰减增加和空隙率已被引入临床。

Stroke:高强度失语干预对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疲劳程度的影响

强化治疗对患有慢性失语症的中风幸存者的疲劳程度很小,这表明疲劳并不是高强度治疗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