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在无应答的丙肝患者中的应用与IL-28B基因型的关系

2011-07-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来源:医学论坛网   法国学者Stéphane Chevaliez等,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与标准或大剂量的利巴韦林联用,可以在大量的对于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患者中,诱导出有力的抗病毒反应;同时IL-28B基因型是一种抗病毒反应的独立指示因素。因此大剂量聚乙二醇IFN-α与利巴韦林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联用,成为在这一群体的未来研究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该报道发表

来源:医学论坛网

  法国学者Stéphane Chevaliez等,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与标准或大剂量的利巴韦林联用,可以在大量的对于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患者中,诱导出有力的抗病毒反应;同时IL-28B基因型是一种抗病毒反应的独立指示因素。因此大剂量聚乙二醇IFN-α与利巴韦林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联用,成为在这一群体的未来研究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该报道发表于《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2011 Jul;141(1):119-27)。

  在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慢性丙肝患者中,当大剂量的聚乙二醇IFN-α和/或利巴韦林与直接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时,可以诱导更强的抗病毒反应、防止治疗失败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抵抗。关于这点,遗传性状的影响仍然不清楚。

  83位感染1型HCV、并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这些患者接受了聚乙二醇IFN-α2a(360 μg每周一次,或者180 μg每周两次)和利巴韦林(1.0-1.2 或1.2-1.6 g/天)72周。研究者们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病毒学反应,研究IL-28B基因型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12周和24周,分别有47位(56.6%)和50位(60.2%)患者HCV的RNA水平降低≥2-Log10;分别有8位(9.6%)和21位(25.3%)患者,在治疗12周和24周后,检测不出HCV 的RNA。IL-28B基因型为CT的患者,与基因型为TT的患者相比,反应性显著提高、提前。多变量分析显示,IL-28B的基因型是一种病毒学反应在4周、12周和24周的,独立的指示因素。

相关链接:High-Dose Pegylated Interferon-α and Ribavirin in Nonresponder Hepatitis C 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With IL-28B Genotype (SYREN Tria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