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集结号】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母婴传播低龄慢乙肝儿童通过联合抗病毒治疗获得临床治愈

2024-06-01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母婴传播的HBsAg、HBsAb双阳性的低龄慢乙肝儿童基于PEG IFNα联合治疗策略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编者按:

我们一直在关注慢乙肝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基于此人群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临床证据也逐渐丰富。2024年发表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推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乙肝儿童,无论年龄大小,均应抗病毒治疗。目前,多项研究证实慢乙肝儿童接受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治疗可获得50%左右的临床治愈率,且慢乙肝儿童开始治疗时的年龄越小,临床治愈率越高。HBsAg和HBsAb共存的情况比较罕见,有研究表明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慢乙肝患儿更易实现临床治愈。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母婴传播的HBsAg、HBsAb双阳性的低龄慢乙肝儿童基于PEG IFNα联合治疗策略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王XX

性别

年龄3岁

家族史:母亲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生时未做母婴阻断

既往史:患者于3年前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平时无乏力纳差、伴腹胀腹痛等不适。2022年7月检查HBsAg、HBeAg及HBcAb阳性,HBV DNA 2.68 × 107 IU/mL,ALT 36 U/L,AST 43 U/L,未口服药物治疗。于2023年3月就诊我院。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1.76 × 107 IU/mL;

血清学:

HBsAg: 11559.00 IU/mL; 

HBsAb: 51.36 mIU/mL;

HBeAg: 1377.21 S/CO; HBeAb: 61.13 S/CO;

HBcAb: 8.04 S/CO;

生化学:ALT: 68 U/L; AST: 65 U/L;

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开始治疗时间:2023年3月6日

治疗方案

PEG IFNα-2b 90 μg QW + TAF 

注: 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TAF 丙酚替诺福韦;

治疗过程

4周,HBV DNA、HBsAg大幅下降

HBV DNA: 3.30 × 103 IU/mL;

HBsAg: 7748.87 IU/mL; 

HBsAb: 53.57 mIU/mL;

HBeAg: 1391.78 S/CO; 

HBeAb: 50.53 S/CO;

ALT: 31 U/L; AST: 78 U/L;

12周,HBeAg大幅下降,HBsAg下降 > 1 log10 IU/mL

HBV DNA: 2.58 × 103 IU/mL;

HBsAg: 725.08 IU/mL; 

HBsAb: 39.60 mIU/mL;

HBeAg: 457.51 S/CO; HBeAb: 31.80 S/CO;

ALT: 39 U/L; AST: 130 U/L;

20周,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和HBsAg血清学转换

HBV DNA < 20 IU/mL;

HBsAg (-); HBsAb: 42.29 mIU/mL;

HBeAg: 7.46 S/CO; HBeAb: 1.56 S/CO;

ALT: 49 U/L; AST: 150 U/L;

巩固治疗至40周,维持HBV DNA检测不到和HBsAg血清学转换,获得HBeAg清除,停药随访

HBV DNA < 20 IU/mL;

HBsAg (-); HBsAb: 16.57 mIU/mL;

HBeAg: 0.96 S/CO; HBeAb: 1.13 S/CO;

ALT: 20 U/L; AST: 101 U/L;

随访至48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

HBsAg (-); HBsAb: 11.5 mIU/mL;

HBeAg (-); HBeAb (+);

ALT: 14 U/L; AST: 58 U/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图片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图片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母婴传播的HBsAg、HBsAb双阳性的3岁慢乙肝儿童,基线HBV DNA、HBsAg及HBeAg均处于高水平,ALT异常。采用PEG IFNα-2b 联合TAF治疗,12周HBV DNA、HBsAg、HBeAg均大幅下降,且HBsAg降幅 >1 log10 IU/mL,提示应答效果佳;20周便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及HBsAg血清学转换;继续巩固治疗至40周,获得HBeAg清除;停药随访至48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实现较好的结局。治疗期间患者血常规基本正常,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G IFNα治疗安全性良好。

总结几点:

1 低龄慢乙肝儿童临床治愈可能性大,治疗周期短,应尽早行抗病毒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2 对于母婴传播的慢乙肝儿童,应尽早积极进行PEG IFNα-2b治疗,可以使患者尽快获得临床治愈;

3 慢乙肝儿童应用PEG IFNα-2b的安全性良好。

作者:雨露肝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胡必杰:阻断新冠肺炎转重症的8项核心治疗

对于有新冠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高龄老人、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影像学见特征性新冠肺炎表现时,强烈推荐以下8项核心治疗措施,可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

【会议撷萃】窦晓光教授:治疗目标决定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机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窦晓光教授在大会上进行了“治疗目标决定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主题报告,肝霖君与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AASLD2023速递】在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慢乙肝患者中,超40%的患者合并NAFLD

在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慢乙肝患者中,有43%的患者合并NAFLD。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合并脂肪肝对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慢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2周的生化学应答率显著低于无脂肪肝慢乙肝患者,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生化学应答率趋于一致。两组完全病毒抑制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不同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

【AASLD2023速递】荟萃分析:低病毒载量的慢乙肝患者也需要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

研究表明不同基线病毒载量的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相比未治疗的肝癌风险均降低,低病毒载量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疗效迫切需要更多的临床对照研究以提供支持。

【期刊导读】抗病毒治疗可使伴有肝脂肪变性的慢乙肝患者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并降低肝纤维化进展风险

无论HS严重程度如何,慢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都表现出较高病毒学应答率;此外,抗病毒治疗与较低的肝脏纤维化进展风险独立相关,尤其是对于合并轻中度HS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并未对患者的糖脂代谢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