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 2018:新研究证实早餐吃好可降低血糖和体重

2018-03-22 卢芳 中国循环杂志

一项以色列的研究称:早餐吃得丰盛一点,中晚餐少吃点,可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血糖水平。

一项以色列的研究称:早餐吃得丰盛一点,中晚餐少吃点,可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血糖水平。

而且,这种吃法要比少食多餐好。

“一个人什么时候吃饭,与吃什么、吃多少一样很重要,”研究者说,“比如一片面包,早上吃和晚上吃,血糖反应和脂肪代谢就不相同。”

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试验的18位男士和11位女士,平均年龄69岁,均体胖且有糖尿病。研究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一日三餐,早吃好,晚吃少,中餐量介于早晚之间;另一组少食多餐,一日6小餐,再加3次小食。

这样进餐3个月后,研究者发现,“早吃好,晚吃少”这组人体重平均减少了5 kg,而“少食多餐”组则胖了1.4 kg。

而且糟糕的是,“少食多餐”组变得对碳水化合物更“着迷”了——饥饿感和食欲增加了。

在血糖水平方面,研究者发现,“早吃好,晚吃少”组的空腹血糖平均降低了54 mg/dl,即从原来的161 mg/dl降低到107 mg/dl。

“少食多餐”组空腹血糖也有改善,从原来的164 mg/dl降低到141 mg/dl,但仅降低了23 mg/dl。

从平均血糖水平来看,在试验进行的前两周,“早吃好,晚吃少”组降低幅度也是大大超越了“少食多餐”组(29 mg/dl vs 9 mg/dl);在试验进行了3个月时,前者降幅依旧遥遥领先(38 mg/dl vs 17 mg/dl)。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早吃好,晚吃少”组的夜间血糖在3个月内还下降了24 mg/dl,而“少食多餐”组的夜间血糖则“纹风不动”。

因为血糖改善好,“早吃好,晚吃少”组连注射胰岛素都少了,在研究期间平均每日减少了20.5个单位。而“少食多餐”组则注射的胰岛素更多了,平均每日多用了2.2个单位。

原始出处:

作者:卢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儿童不吃早餐可能会缺乏重要营养素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可能获取不到充足的营养。(Br J Nutr 2017年8月在线版)研究小组发现,与每天吃早餐的儿童相比,每天不吃早餐的儿童不太可能摄入足够量的铁、钙、碘和叶酸。而吃早餐的儿童中大部分摄入了足够量的微量元素。这表明,吃早餐可以确保儿童摄入足够的关键微量元素。研究人员对4~18岁的近1700例儿童连续4 d的饮食记录进行了分析。记录信息来源于2008—2012年度

JACC:不吃早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

已知与心血管疾病(CVD)进展相关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变化而改变。2017年10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PESA研究阐述了早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重要性。背景:日常习惯,包括进食的数量和质量,是具有较大健康影响的一级预防策略的潜在目标。不吃早餐被认为是与心血管(CV)风险增加相关的较频繁出现的和不健康的习惯。目的:旨在探讨不同早

J Am Coll Cardiol:多学科讨论:不吃早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

已知与心血管疾病(CVD)进展相关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变化而改变。2017年10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PESA研究阐述了早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重要性。

Diabetes Care:吃早餐可以触发适当的循环时钟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往往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有关,但进餐时间对人体内部时钟的确切影响并不明显。

J Physiol:吃好早餐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病!

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那么,为什么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呢?

Diabetes Care :不吃早餐会发胖?到底怎么回事?

在2017年诺贝尔奖颁布以前,可能生物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不吃早餐引起发胖的原因,竟然是生物钟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