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物Nivolumab治疗晚期肺癌,5年总生存率为16%

2017-04-04 MedSci 药明康德

I期研究 CA209-003的结果显示接受Nivolumab治疗的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达到5年生存期据估算,接受Nivolumab治疗的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达16%,结果涵盖不同的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数据展现了抗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访最长生存期(2017年4月3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百时美施贵宝公司3日公布了I期研究CA209-0

I期研究 CA209-003的结果显示接受Nivolumab治疗的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达到5年生存期

据估算,接受Nivolumab治疗的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达16%,结果涵盖不同的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学类型

数据展现了抗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访最长生存期

(2017年4月3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百时美施贵宝公司3日公布了I期研究CA209-003 (剂量范围研究)首次5年生存报告,该研究旨在评估Nivolumab治疗经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 n=129)的5年总生存(OS)数据。研究的探索性终点为总生存期。据估算,此前已接受重度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16%;结果涵盖不同的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学类型。该研究中Nivolumab的安全性此前已作过报道;在本次分析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事件。这些数据于今日在华盛顿举办的2017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的正式媒体活动中公布。

CA209-003研究的资深作者、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癌症中心医学副教授Scott N. Gettinger医学博士指出,“过往数据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CA209-003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队列的最新数据显示,该研究中经Nivolumab治疗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估算约达16%。此外,根据研究者评估,这些患者中大多数在末次随访时未见疾病进展的证据。这些发现为Nivolumab长期治疗此类患者人群的临床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

这些结果也将于今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05-4:20在AACR年会的“新适应症及新型免疫肿瘤学临床试验”环节公布(最新摘要CT077) 。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肺癌药物研发部主管Nick Botwood医学博士表示:“Nivolumab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标准二线用药,已成为这些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CA209-003研究展现了抗PD-1免疫疗法临床试验中的最长随访分析,一部分此前已接受重度治疗的患者达到至少5年的生存期,这个观察结果非常鼓舞人心。我们期待进一步评估我们的免疫肿瘤药物,包括基于Nivolumab的联合治疗,以改善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关于CA209-003研究

CA209-003研究(NCT00730639)是一项正在开展的开放标签、多中心、多剂量、剂量递增的1b期研究,旨在评估Nivolumab治疗包括经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某些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在该研究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129)接受1-5次前线全身治疗失败之后,接受Nivolumab每2周一次、持续至少96周的静脉注射治疗(剂量为1、3或10 mg/kg)。主要终点为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包括抗肿瘤活性。探索性终点为总生存期(OS)及与PD-L1表达水平的分析。2017年AACR年会上报告的数据代表该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研究中三种剂量的综合数据。

在所有剂量中Nivoluma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估算约16%,总生存中位时间为9.9个月(95% CI: 7.8, 12.4),至少随访58个月。5年总生存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均一致(鳞状细胞癌=16%[n=54];非鳞状细胞癌=15% [n=74])。在PD-L1表达可评估患者(n=68/129)中,5年总生存率随PD-L1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5年总生存率在PD-L1表达水平为<1%、>1% 及>50%的患者中分别为20%、23% 及43%。 47%的患者(n=61/129)PD-L1状态不可评估;未知PD-L1状态患者的5年生存率估算为10%。根据研究者评估,75%的患者(n=12/16)在末次随访时未见疾病进展的证据。在此次研究中,5年生存者从确诊到开始Nivolumab治疗有不同的时长和病程。从初诊到开始Nivolumab治疗的中位时间是1.2年(范围0.4-6.1年)

在本次分析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事件。19%的患者在5年中发生3/4级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Nivolumab和Ipilimumab尚未在中国上市)

相关文献:

Remon J, Besse B, Soria JC. Successes and failures: what did we learn from recent first-line treatment immunotherapy tria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MC Med. 2017 Mar 13;15(1):55. doi: 10.1186/s12916-017-0819-3.

Sgambato A, Casaluce F, Gridelli C. The role of checkpoint inhibitors immun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7 Feb 20:1-7.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7-04 snf701207
  2. 2017-11-17 tamgche
  3. 2017-04-11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Thorax:放射学模型对肺癌的筛查诊断哪个更好?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肺癌筛查相关的高假阳性(FP)扫描率导致许多不必要的随访检查和危害。“阳性”扫描的定义可以影响FP的概率和筛选性能。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Thorax上的研究探讨了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肺-RADS)标准,PanCan结节恶性概率模型以及不同结节大小的阈值(≥4mm,≥6mm,≥8mm)对原始诊断准确性和筛查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原始定义(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标

SCI REP:肺癌DC细胞的STAT3以及NF-κB通路抑制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80%为非小细胞肺癌。DC细胞对于继发免疫反应至关重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DC细胞的抗原识别呈递功能受限,肿瘤诱导DC细胞耐受被认为是肿瘤进展侵袭的关键因素,但是肿瘤细胞诱导DC细胞功能缺损的机制尚不清楚。

一文读懂:肺癌靶向治疗一、二、三代药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去年,肺癌的靶向治疗只有一代药,最近二代药、三代药都获得了批准,患者高兴之余,询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些药有什么区别?我该怎么选?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有顺序吗?哪个药物的疗效最好?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二、三代药指的都是哪些药,区别在哪里。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出现,且不断生长。虽然目前还很难把突变的基因变成正常的基因,但是可以通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肺凡力量”肺癌患者教育在沪启动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font-family:"Arial"; color:black; } a.prnews_a { color:blue; } li.prnews_li

捕捉小细胞肺癌有新方法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一项900多例的临床实践证实,通过体内一种血清新蛋白(ProGRP)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精确检测出小细胞肺癌。这意味着,只要“抽点血”、花60多元,便能在最快1个小时内给肺癌分类分型,对指导后续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上

早期肺癌的6大症状,一定要警惕

肺癌的五年生存率高低与是否早期发现有直接关系,Ⅰ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为45%-50%,而到了Ⅳ期,5年生存率跌至1%。然而不幸的是,一半以上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是Ⅳ期肺癌了。肺癌是全球第一大恶性肿瘤,之所以是“杀伤力最大的肿瘤”,就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一般的早期症状有这些:1、年龄在40岁以上,久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