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不同的神经退行性表型与异质性的排尿功能障碍相关

2019-08-06 AlexYang MedSci原创

多发性硬化(MS)的患者能够发展成不同的下尿路症状(LUTS)。研究人员之前报道了由嗜神经组织冠状病毒株系诱导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最近,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了长期神经退化对患有冠状病毒脑炎(CIE)小鼠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作用情况。研究发现,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了神经变性症状发展的3种表型:恢复(REC组)、慢性进展(C-PRO组)和慢性疾病复发缓解期(C-RELAP组)。REC组中的I

多发性硬化(MS)的患者能够发展成不同的下尿路症状(LUTS)。研究人员之前报道了由嗜神经组织冠状病毒株系诱导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最近,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了长期神经退化对患有冠状病毒脑炎(CIE)小鼠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作用情况。

研究发现,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了神经变性症状发展的3种表型:恢复(REC组)、慢性进展(C-PRO组)和慢性疾病复发缓解期(C-RELAP组)。REC组中的IL-1β水平、C-RELAP组中的IL-10水平和C-PRO组中的IL-1β、IL-6、IL-10和TNF-α在大脑中的水平减少。REC组中的TNF-α水平、C-PRO组中的INF-γ、IL-2、TGF-β和TNF-α水平在膀胱中减少。C-RELAP组表现出了排尿功能恢复延迟情况。体外试验确定了C-RELAP组中基底逼尿肌张力下降和神经调节收缩幅度降低,而C-PRO组肌肉调控收缩力提高。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CIE小鼠神经损伤的3种表型类似于人类MS恶化的类型,并且表现出了促使神经膀胱障碍发生的不同机制。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Commun:富含胶原的气道平滑肌细胞是肺中肿瘤定植的转移生态位

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转移级联反应的一些步骤已经研究的很详细,而阻断该过程的靶标的鉴定仍旧是一个挑战。决定转移定植到二级器官的宿主相关因素对探索靶标非常重要,这些宿主相关的因素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也许是共享的。最近,有研究人员阐明了原发性肿瘤中,表达胶原蛋白受体的膀胱肿瘤细胞CD167a对胶原蛋白I刺激具有相应,并且能够促进局部入侵和使用相同的受体来倾向性的定植在平滑肌细胞(ASMCs)中。

Sci Rep: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阻止膀胱组织纤维化

非Hunner型间质性膀胱炎(IC)可以通过纤维化和肥大细胞浸润来进行组织学鉴定,其治疗选择到目前为止仍旧有限。最近,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小鼠模型来重复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并对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抗纤维化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NAC是一种知名的抗纤维化药物。研究人员在硫酸鱼精蛋白(10mg)之后进行了脂多糖膀胱内灌注(LPS,750微克),每周2次共持续5周。最后一次关注1周后,研究人员进行了

盘点:膀胱疾病研究进展

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在哺乳类,它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膀胱为锥体形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

Sci Rep:促皮质素释放因子对膀胱功能的作用研究

应激相关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CRF相关的多肽在脏器外围分布,比如膀胱。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心理应激(PS)和CRF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情况。研究人员使用一个通信盒的方法对雄性小鼠进行sham应激(SS)或者PS,每天120分钟,一共持续7天。另外,其中一组小鼠在应激处理的同时进行为期7天的腹腔内CRF-R1拮抗剂Antalarmin处理。研究发现,每次排尿的平均排尿量在PS小鼠中要

盘点:膀胱疾病盘点

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在哺乳类,它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膀胱为锥体形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

Sci Rep:泌尿道和胆道上皮细胞对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虫卵的不同响应研究

慢性泌尿生殖道血吸虫病能够导致膀胱鳞状细胞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感染的血链球菌归为一类致癌物,并且是导致癌症的一个明确原因。相反,由于慢性感染与肝门脉周围纤维化相关的曼氏血吸虫或者日本血吸虫导致的肝肠血吸虫病却不能明显的导致恶性肿瘤的产生。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于正常膀胱上皮的HCV29培养人类上皮细胞以及来自胆管的培养人类上皮细胞H69对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虫卵的响应情况。研究人员将血吸虫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