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患者持续D二聚体持续升高要警惕!阜外医院柳志红等研究称,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风险高

2019-10-19 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医院柳志红研究团队发现,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来说,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风险明显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间后,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风险较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者增加近3倍。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对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的阴性预测值为94.2%。

阜外医院柳志红研究团队发现,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来说,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风险明显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间后,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风险较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者增加近3倍。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对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的阴性预测值为94.2%。

该研究连续入选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于阜外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首次发作的患者共204 例,入院后再次取血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在出院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以及其后每年一次进行系统性评估随访。主要研究终点是复发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结果显示:出院时,华法林治疗2周左右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66例(32.4%)的患者出院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持续升高组),138 例(67.6%)患者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组)。

平均随访31个月时,持续升高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复发率明显高于恢复正常组(21.5% vs 5.8% )。

随访期间,在持续升高组中,全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者较未全程口服华法林者发生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降低了77%。

研究者指出,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出血的风险,他们将INR 严格控制在2.0~3.0 之间。在恢复正常组中静脉血栓栓塞复发风险较低的患者,这种治疗是安全而且有效的。但持续升高组的复发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明显增多,提示这类患者接受更强剂量、更长时间的口服抗凝剂可能有更大获益。

来源:王勇,张洪亮,罗勤,等. 出院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84-989.

作者: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腔静脉滤器与创伤患者肺栓塞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抗凝禁忌严重创伤患者,接受早期预防性放置腔静脉滤器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症状性肺栓塞或死亡风险

Chest:肺栓塞引起的院外心脏骤停复苏期间溶栓治疗可提高30天的生存率

由此可见,在确诊为PE且在住院期间自发循环恢复的OHCA患者中,CPR期间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相比,30天生存率显著提高。

NEJM:严重创伤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意义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严重创生后常见的并发症。一项前瞻性监测研究纳入了349例连续的严重损伤患者,显示不采取预防性抗凝治疗,其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为18%,肺栓塞发生率为1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肺栓塞1例

女,49岁,因“腰痛伴活动受限4d”于2018年3月2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骨质疏松症病史。患者入院前4天搬重物后自觉腰背部疼痛,直立行走较困难,活动后加重,腰背部活动受限,卧床休息、服用止痛药后疗效不明显,收入我科。入院检查:意识清楚,表情痛苦,步行入室,L2棘突压痛及叩击痛阳性,前屈后伸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受限。脊柱生理曲度正常,四肢感觉、运动、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对称引出,双

JAMA Surg:中年人群术后肺栓塞升高可持续12周

研究发现,一般手术术后肺栓塞风险增加,并持续至术后12周,需要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来评估是否应延长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时间,并确定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的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