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Cancer: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有望治疗KRAS突变型胰腺癌

2020-09-16 QQY MedSci原创

胰腺癌(PaCa)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18年美国约有55,440例新确诊病例和44,330例死亡病例。由于该疾病的无症状性和缺乏用于检测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为晚期,此时患者

胰腺癌(PaCa)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18年美国约有55,440例新确诊病例和44,330例死亡病例。由于该疾病的无症状性和缺乏用于检测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为晚期,此时患者已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治疗。因此,PaCa患者的预后非常差,五年的相对生存率仅为8%。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通常是指将具有细胞毒性的小分子偶联至完整的IgG分子上,是增长最快的一类生物治疗药物之一,目前被认为具有改善PaCa治疗策略的潜力。由于抗体能够选择性靶向表达抗原的细胞,而这种靶向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偶联分子的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毒性大、无法进行单一药物治疗的小分子。

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合成

该研究通过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TX)的链间二硫化物与带有澳瑞他汀(auristatin)的哒嗪二酮重新偶联,产生高度精制的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ADC。研究人员在CTX抗性的KRAS突变胰腺癌(PaCa)模型中对该ADC的活性进行评估,并预测各种ADC给药方案对肿瘤的影响。

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当Auristatin与CTX的??位点选择性偶联得到的ADC的平均药物:抗体比(DAR)为3.9时,在纳摩尔级浓度下会引起浓度和EGFR依赖性细胞毒性。在移植瘤模型中,ADC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存活期,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毒性迹象。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可以得到影响ADC功效的关键因素,包括肿瘤细胞上抗原的密度对药物靶向调控的影响。


总而言之,该研究为西妥昔单抗治疗胰腺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说明其可以通过重排偶联的方式,形成新型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原始出处:

Greene, M.K., Chen, T., Robinson, E. et al. Controlled coupling of an ultrapotent auristatin warhead to cetuximab yields a next-generatio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for EGFR-targeted therapy of KRAS mutant pancreatic cancer. Br J Cancer (11 September 2020).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m J Clin Oncol:新辅助化疗在可切除和边缘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胰腺导管腺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手术切除仍然是其治疗的唯一潜在选择。但是,即使在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中,也只有约10%至20%的患者能够长期存活。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治疗可用于 隐匿性微转移性病灶。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12大高危因素,你get了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

Gastroenterology:胰腺癌的新药物靶标——PPP1R1B蛋白

近日,发表在《胃肠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有了新突破,研究人员发现了胰腺癌的新药物靶标。

JAMA Oncol:15万人随访30年发现,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与胰腺癌风险增至2.8-6倍有关

近期,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发表的一项分析显示:新发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体重减轻,都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上升有关。

Nat Commun:胰腺囊肿恶化的基因组学表征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且预后较差的疾病,和其他上皮恶性肿瘤一样的是,胰腺癌是由无创性癌前病变所引起,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则可以治愈。

TAG:二甲双胍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NETs)是一组具有异质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行为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