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ntern Med:亚洲阿尔茨海默病和脑血管病共存的专家共识

2016-09-28 Moon 译 MedSci原创

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和脑血管病(AD+CVD)的共存,但是由于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所以亚洲的AD+CVD患者可能被低估。 来自9个亚太地区国家的16名老年痴呆症专家在2014年9月完成了一项调查,并于2014年11月进行会面,回顾亚洲AD+CVD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共识,已发表的文献为共识提供证据支持。 数据显示,所有亚洲痴呆症患者中,A

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和脑血管病(AD+CVD)的共存,但是由于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所以亚洲的AD+CVD患者可能被低估。

来自9个亚太地区国家的16名老年痴呆症专家在2014年9月完成了一项调查,并于2014年11月进行会面,回顾亚洲AD+CVD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共识,已发表的文献为共识提供证据支持。

数据显示,所有亚洲痴呆症患者中,AD高达60%,AD+CVD占了10-20%。漏诊AD+CVD的原因包括:因缺乏诊断标准而缺乏相关意识、误诊为血管性痴呆或AD、缺乏诊断设施、资源限制和检查费用。在临床实践中,用于诊断AD+CVD的工具存在变异性。诊断AD+CVD应该逐步进行临床评估,其次是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应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症状、功能性分期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估。神经影像学检查设备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以稳定或缓慢进展、减少行为和心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为治疗目标。通常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等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亚洲,AD+CVD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并且可能低估该疾病。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建立真正AD+CVD患病率、治疗方式和潜在预防方式等。

原始出处:

C. Chen,et al.Alzheimer's disease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urrent statu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 Intern Med.Volume 280, Issue 4.October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oon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PLoS Biology:脑容量大也是罪——易发生精神疾病

近日发表于PLoS Biology的一项新的研究解释了为何大的脑袋更容易发生脑功能紊乱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哺乳动物的脑容量各异,这与其适应生存环境有关。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都是覆盖大脑上的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灰质。灰质负责处理大脑中的信息,包括思想、高级脑功能,如记忆的存储和检索、计算、语言和意识。比较不同脑容量大小的哺乳动物的大脑皮质网络为进化过程中哪些大脑特征被保留了下

寻找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标志物

对于每年三月在全球发起的大脑意识周(Brain Awareness Week)活动,全世界的很多人引用V.S. Ramachandran的名句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今年的这项全球性活动旨在让公众了解科学所发现的大脑奇迹以及研究大脑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益处。除了关于大脑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面富有启发性的发现之外,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方法改善大脑疾病诊断、查明病原和开发治愈性疗法。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MTX三期临床试验失败,30年努力是否白费?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MTX三期临床试验失败,30年努力是否白费? <" border="0"> 来自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TauRx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AD)新药LMTX在第一个三期临床试验中并没有如期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使得AD中的tau理论受到质疑,这是否意味着TauRx 30年的努力白费,AD患者的希望再次破灭?对此,TauRx表示应该乐观对待此次试验结果,因

AAIC 2016:两项研究证实嗅觉识别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氏病

据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的两项研究表明,嗅觉识别测试可检测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氏病,因此,或可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检测和管理。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医学和科学运营总监Heather Snyder博士说道,“围绕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生物检测的科学正不断进步并得到验证。低成本,非侵入性的方法以检测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改变,并评估未来风险的下降将继续得到完善和测试;这些研究对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早期

2016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上市的治疗药物仅4种(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以及美金刚),均以改善AD临床症状为主,迄今尚无可逆转或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有研究表明,在AD症状出现前的10 ~ 20年即有病理生理改变,因此近年来临床对 AD 的诊断和治疗干预研究,已经从痴呆阶段前移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以及无症状的临床前AD阶段。2

FEBS J:抵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渐进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初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产生障碍,最终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病因迄今未明。在65岁以前发病,称为早老性痴呆;在65岁以后发病,称为老年性痴呆。目前只能通过药物缓解大脑萎缩,还没有治愈的方法,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10年。据估计,我国现有1000多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