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与哪些基因有关?

2016-09-09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高收入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虽然Barrett食管是其癌前病变,但是从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仍是极少数,不过对于这种恶化发展的预测仍缺乏有效指标。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荟萃分析,识别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遗传变异风险。 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6167例Barrett食管患者、4

高收入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病率节节攀升,虽然Barrett食管是其癌前病变,但是从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仍是极少数,不过对于这种恶化发展的预测仍缺乏有效指标。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全基因组荟萃分析,识别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遗传变异风险。

研究纳入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四项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6167例Barrett食管患者、4112例食管腺癌患者,以及17159例对照。

研究者识别了8个新的Barrett食管或食管腺癌风险基因位点,位于下列基因之中或位于附近:CFTR (rs17451754; p=4.8 × 10−10)、MSRA (rs17749155; p=5.2 × 10−10)、LINC00208和BLK (rs10108511; p=2.1 × 10−9)、KHDRBS2 (rs62423175; p=3.0 × 10−9)、TPPP和CEP72 (rs9918259; p=3.2 × 10−9)、TMOD1 (rs7852462; p=1.5 × 10−8)、SATB2 (rs139606545; p=2.0 × 10−8)、HTR3C和ABCC5 (rs9823696; p=1.6 × 10−8)。

HTR3C和ABCC5基因附近的新位点与食管腺癌相关(p=1.6 × 10−8),且与Barrett食管的发展相独立(p=0.45)。权重调整后研究者还发现了第九个新风险位点,在LPA (rs12207195; 后验概率 0·925)之中。研究者发现囊性纤维化可能是Barrett食管发展为食管腺瘤的重要联系。

这项研究分析对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风险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充,并揭示了两者间可能的机制联系;HTR3C和ABCC5附近的基因位点或许可以作为Barrett食管是否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基因标志物。

原始出处:

Puya Gharahkhani.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n 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and Barrett's oesophagus: a large-scale meta-analysis.Lancet Oncol 2016 Aug 1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chront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CG2012年会:他汀类药或可预防食管癌

  一项对观察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认为,他汀类药物对食管有保护效益,特别是Barrett食管患者;这些结果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会(ACG)2012年科学年会上。     美国的食管癌比率增加,特别是Barrett食管患者的食管腺癌,临床前与观察性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对于食管具有保护效益。     研究者搜寻了MEDLINE、Embase与Web of Science(从创始到2

GIE:伴HGD和IMC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治疗后再发浸润性腺癌的治疗

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可以进展为异型增生,甚至发展为食管腺癌。一旦Barrett食管发展为高度异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时,就有15%-60%的几率进展为腺癌。先前,食管切除术是治疗食管高度异型增生和腺癌的主要手段。目前,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普遍应用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射频消融术)根除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和

诊治Barrett食管,新指南新在何处?

在2014胃肠动力和脑肠轴学术研讨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军教授介绍了巴雷特(Barrett)食管(BE)诊治新进展,分别从诊断、危险因素、癌变风险、筛查与监测、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军教授 新指南未将IM作为诊断BE的先决条件 张军教授谈道,《2013年英国胃肠病学会(BSG)BE诊治指南》(新指南)[Gut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