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al Care Medicine:俯卧位通气对COVID-19导致的ARDS患者肺复张和 通气-灌注匹配的影响:结合CT扫描/EIT的联合研究

2023-12-27 网络 网络

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C-ARDS的多项生理指标,包括:增加患者肺复张面积、减少肺不张和改善通气-灌注匹配。这些生理效应可能与俯卧位时的保护性通气有关。

翻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鸣雁 审校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张曦文

目的: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COVID-19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COVID-19–associated ARDSC-ARDS的氧合并降低患者病死率。然而,导致这些影响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CT扫描和电阻抗断层扫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来评估体位改变对于机械通气患者产生的生理效应。

设计:实验性生理学研究。

地点:纳入的患者为202010月-20213月期间,意大利定点医院ICU收治的COVID-19患者。

患者:21名中重度C-ARDS有创机械通气患者。

干预:首先,患者被转运至CT扫描室,先后在俯卧位和仰卧位机械通气状态下进行图像采集。回到ICU后,先后在仰卧位和俯卧位的状态下,分别进行30分钟的呼吸功能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气体交换、呼吸力学以及基于通气和灌注的 EIT分析。

测量与主要结果:俯卧位能够增加患者肺脏背侧区域的复张12.5% ± 8.0%与基线相比P < 0.001和腹侧区域的复张–6.9% ± 5.2%P< 0.001最终导致全肺的复张体积增加6.0% ± 6.7%P < 0.001然而,患者的肺顺应性并未随患者体位改变而改变(仰卧位和俯卧位分别为45 ± 15 vs 45 ± 18 mL/cm H 2OP = 0.957这表明俯卧位通气患者肺不张面积减少。这一假设可以被肺不张的监测指标:时间阻抗曲线凹度指数的降低所证实1.41 ± 0.16 vs 1.30 ± 0.16P = 0.001EIT测量观察到患者肺脏腹侧区域死腔减少,死腔/分流比显著降低[ 5.12.3 ~ 23.4vs 4.30.7 ~ 6.8P = 0.035 ]表明患者肺脏通气-灌注匹配有所改善。

结论: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C-ARDS的多项生理指标,包括:增加患者肺复张面积、减少肺不张和改善通气-灌注匹配。这些生理效应可能与俯卧位时的保护性通气有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Pediatr:孕妇在妊娠期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新生儿和早期婴儿结局

孕妇在妊娠期接种mRNA COVID-19疫苗与较低的SNM、新生儿死亡和入住NICU风险相关。此外,在妊娠期接种疫苗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中,新生儿期和6个月时的再入院率并未增加。

JAMA Netw Open:COVID-19大流行之前和期间儿童医院的细支气管炎住院情况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毛细支气管炎住院人数短暂减少,然后显著增加。疫情期间收治的患者年龄较大,入住ICU的可能性较大。

Glob Heart:拉丁美洲心血管疾病和 COVID-19 登记处:住院期间最终结局

描述COVID-19患者的LA&C人群,提供有关这种疾病、住院心血管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的信息。

JAMA子刊:COVID-19大流行之前和期间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健康

这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在相对社会经济优势的样本中,疫情暴露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

【论著】| COVID-19感染后手术时机与乳腺癌术后血栓并发症风险分析

本研究旨在评估COVID-19感染相关的手术时机与乳腺癌患者术后DVT风险之间的关系。

羊了以后,之前打的玻尿酸,过敏了?

作者报告了两例COVID-19疾病后皮肤填充剂超敏反应病例。病例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