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CC 2024 :奥希替尼在中国真实世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

2024-03-2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这项针对中国临床实践中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的最大规模研究中,奥希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3月20日~3月23日,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 2024)在捷克布拉格线下与线上拉开帷幕,作为肺癌领域最大、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全球肺癌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最新前沿进展。

随着奥希替尼的适应症的扩大,从局部晚期及晚期肺癌覆盖到早期肺癌,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奥希替尼治疗中获益。在此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报告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在中国真实世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

在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接受过≥1次奥希替尼治疗的中国NSCLC患者。患者入组后随访12个月或奥希替尼停药后随访30天,以时间在前者为准。主要研究终点是所有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所有患者及年龄≥65岁患者的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特殊不良事件(AESIs)的发生率,以及年龄≥65岁的受试者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特殊不良事件(AESI)的发生率。AESI包括QTc延长和间质性肺病/肺炎事件。

自2020年4月20日至2022年8月1日,来自中国30个中心的1,700例患者入组。截至数据截止日(2023 年 8 月 3 日),1301例患者(76.5%)完成了研究。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其中706例患者(41.5%)≥65岁。接受了奥希替尼的一线、二线、≥三线、辅助和新辅助治疗分别有764例(44.9%)、581例(34.2%)、243例(14.3%)、77例(4.5%)和4例(0.2%)患者。奥希替尼的中位总暴露时间为384天,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为376天。

在所有患者中,ADR、AE 和 SAE 分别发生在 627 例(36.9%)、959 例(56.4%)和 102 例(6.0%)患者。59例(3.5%)患者发生了AESI,其中41例(2.4%)和19例(1.1%)患者分别发生了QTc延长和间质性肺病/肺炎样事件。年龄≥65 岁的患者的安全性与所有患者一致。

总之,在这项针对中国临床实践中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的最大规模研究中,奥希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参考资料

29P - Real-world safety of osimer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https://cslide.ctimeetingtech.com/elcc24hybrid/attendee/confcal_1/presentatio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LCC 2024:气腔内播散对接受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的I期NSCL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

对于伴有STAS的临床I期NSCLC患者,更容易表现为实性结节、脉管浸润、进展分期以及高度侵袭性的病理亚型。肺叶切除术的RFS和OS优于肺段切除术。

ELCC 2024 :外泌体生物标志物或可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标志物

外泌体mRNA可作为一种可检测且易获得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Hippo和HIF1A通路可能在NSCLC中起关键作用,从而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