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Dis:ZNF750下调激活DANCR/miR-4707-3p/FOXC2通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血管生成

2020-05-21 QQY MedSci原创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食管癌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77,900例,死亡37.5万人。尽管化疗和放疗法可以改善该疾病的预后,但该病的复发率较高,且由于治疗的选择和相关分子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食管癌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77,900例,死亡37.5万人。尽管化疗和放疗法可以改善该疾病的预后,但该病的复发率较高,且由于治疗的选择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有限等原因综合导致该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

近期研究分析了ESCC的基因组变化,并鉴定出相关的显著突变基因(SMGs),包括TP53、ZNF750、NOTCH、FAT1、NFE2L2基因突变,SOX2、TERT、FGFR1、MDM1基因的拷贝数增加以及RB1基因的常见缺失等。在这些基因中,ZNF750是一种细胞核因子,在受基因调控的终末表皮分化的程序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其临床相关性和潜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612位ESCC患者的基因组测序分析,揭示了ZNF750突变与相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效果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在血管生成过程中ZNF750的功能和潜在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ZNF750的突变或缺失与ESCC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不良的预后显著相关。在ESCC细胞中,ZNF750表达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动脉内皮细胞(HAEC)的血管生成能力增强,而该作用可能是由FOXC2间接调控的。RNA-seq和ChIP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DANCR是ZNF750的直接下游靶标。此外,敲低ZNF750的表达能够诱导DANCR的表达,而表达的DANCR能够阻止miR-4707-3p以ceRNA形式与FOXC2相互作用并充当其microRNA分子海绵,从而导致FOXC2信号转导通路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增强。相反的,表达ZNF750能够逆转该作用。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ZNF750的新机制,即ZNF750能够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并为具有ZNF750突变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标。

原始出处:

作者:QQ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酒精摄入与食管腺癌的危险性

来源:医学论坛网       酒精摄入是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的一种强烈的、明确的危险因素,而最近,美国学者尼尔(Neal Freedman)等的研究发现,与OSCC相反,酒精消耗量的增加并没有引起食管腺癌(OA)或食管胃交界处相邻的肿瘤(OGJA)的危险性增加。相关报道发表在《胃肠道》(Gut)上。    

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的放大内镜分类

日本食管学会于2011年提出了一种用于诊断和分期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ME-NBI分类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新分类与传统分类(Inoue分类和Arima的分类)。本项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研究,选择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