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URO:病变相关的癫痫脑网络地图绘制有助于高风险患者识别

2023-07-0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病变相关的癫痫映射到人脑网络中,这可以帮助识别脑病变后有癫痫风险的患者,并指导脑刺激疗法。

尽管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进展迅速,但目前仍不清楚为什么某些位置的病变会引起癫痫。通过绘制这些病变的脑网络地图来确定与癫痫相关的大脑区域或网络,可以为预后提供信息并指导干预措施。

来自麻省总院的学者牵头本研究,旨在评估与癫痫相关的病变位置是否映射到特定的大脑区域和网络。这项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病变位置和病变网络图谱,在中风后癫痫患者和对照组中风患者的发现数据集中,确定与癫痫相关的脑区和网络。包括有中风病变和癫痫的患者(n=76)或没有癫痫的患者(n=625)。使用4个独立的队列作为验证数据集,评估了对其他病变类型的可推广性。所有数据集(包括发现和验证数据集)中的患者总数为347名癫痫患者和1126名非癫痫患者。

结果显示,来自76名卒中后癫痫患者(39[51%]男性;平均[SD]年龄,61.0[14.6]岁;平均[SD]随访,6.7[2.0]年)和625名对照组卒中患者(366[59%]男性;平均[SD]年龄,62.0[14.1]岁;随访范围,3-12月)的病灶位置被纳入发现数据集。与癫痫相关的病变发生在多个异质位置,跨越不同的脑叶和血管区域。

然而,这些相同的病变位置是由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功能连接定义的特定大脑网络的一部分。研究结果在4个独立的队列中得到验证,包括772名脑病患者(271名[35%]癫痫患者;515名[67%]男性;中位[IQR]年龄,60[50-70]岁;随访范围,3-35年)。病变与这一大脑网络的连接与中风后癫痫风险的增加有关(几率[OR]=2.82;95% CI,2.02-4.10;P < .001),并在不同的病变类型中(OR=2.85;95% CI,2.23-3.69;P < .001)均相关。在30名耐药性癫痫患者(21名[70%]男性;中位[IQR]年龄,39[32-46]岁;中位[IQR]随访,24[16-30]个月)中,与该同一网络的深层脑刺激部位连接与发作控制的改善相关(r=0.63;P < .001)。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病变相关的癫痫映射到人脑网络中,这可以帮助识别脑病变后有癫痫风险的患者,并指导脑刺激疗法。

 

参考文献:

Mapping Lesion-Related Epilepsy to a Human Brain Network.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03, 2023. doi:10.1001/jamaneurol.2023.198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eurology:脑电解释中癫痫发作及节律和周期模式的专家级分类的发展 

这项研究提供了II类证据,证明在接受脑电监测的癫痫或危重疾病患者中,SPaRCNet可以区分(IIIC)模式和非IIIC事件以及专家神经生理学家。

Neurology: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诱发发作抑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一项9年的队列研究

IVAD 治疗的 RSE 患者中,每5例患者中突发抑制率≥50% ,与持续性癫痫发作终止、院内生存或恢复病前神经功能无关。

Neurology: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创伤后癫痫与长期功能结果的关系 

癫痫是影响全世界近7000万人的最常见的脑部疾病之一。创伤后癫痫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后恢复受损和功能结局不佳有关。早期筛查和治疗 PTE 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

Neurology:全国癫痫患者过早死亡及死亡原因的人群事件队列研究

研究显示 PWE 患者死亡率过高,即使在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和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也是如此。10年以上的区域差异和外部原因死亡的持续风险意味着可能的干预点。

国际癫痫关爱日

癫痫发作(ES)和非癫痫性发作(NES)两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困难,有 20% ~ 30% 经癫痫中心诊断的癫痫为误诊。

PN:结节性硬化症婴儿的癫痫严重程度与头围有关

患有TSC婴幼儿的HC比正常人大,并且根据癫痫严重程度,头部生长率不同。

拓展阅读

Brain:科学家在抑郁症脑影像和认知方面取得新进展

抑郁症往往伴随较低的遗传度,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抑郁症(MDD)中有重要作用。microRNAs是一类重要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能够调节超过50%的人类基因,因此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学研究开始关注 microRNAs。microRNA132(miR-132)被认为是与抑郁症症状的发病机制和神经元机制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因子。日前,中科院自动化所隋婧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在抑郁症脑影像和认知

Eur Radiol:双相CT检测血栓长度差异能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预后

目的:血栓长度可能高估了早期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侧枝循环状态检测的能力。基于双相CT检测的血栓长度的等级系统,研究人员评估血栓长度的差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招募了M1阻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8名。双相CT检测包括非对照增强CT,具有自动跟踪技术的CTA以及造影剂注射40s后进行延迟对照增强CT扫描。在CTA和CECT中血栓长度差异用三点量表进行分级:G0=没有差异,G1=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