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关注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心脏损伤

2015-07-22 大鹏 译 医学论坛网

最新研究显示,淋巴瘤患者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容易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其风险是正常人群的6至7倍。该研究论文发表于6月份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该研究入组了1987年至2008年挪威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淋巴瘤患者,入组患者均完成了调查问卷,并接受了心功能相关检查。同时,研究者通过医院注册系统获得了患者治疗详情。

最新研究显示,淋巴瘤患者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容易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其风险是正常人群的6至7倍。该研究论文发表于6月份的《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该研究入组了1987年至2008年挪威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淋巴瘤患者,入组患者均完成了调查问卷,并接受了心功能相关检查。同时,研究者通过医院注册系统获得了患者治疗详情。

研究者定义LVSD的标准: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研究者使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标准评估心衰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约15.7%的淋巴瘤术后患者存在LVSD,这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占总样本的5.1%)存在无症状性LVSD,其最高氧耗量与正常人相似,具有一定的诊断迷惑性。10.6%(29例)患者存在心衰,多数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Ⅱ级心衰。出现严重心衰的患者均接受过心脏放射及蒽环类药物治疗。

另外,研究者发现超过300 mg/m2的阿霉素治疗与高剂量放射治疗是患者LVSD的独立风险因素。

关注淋巴瘤患者的心脏预后

研究者指出,“在干细胞治疗后的淋巴瘤患者群体,LVSD是一项常见的晚期预后,约六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LVSD,因此,我们应降低此类患者接受心脏专业治疗的‘门槛’,即使是微小的症状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同时,“对于一些接受心脏毒性药物治疗的亚群,我们或许需要进行某些常规监测。”

该研究也为改善淋巴瘤患者预后心功能提供了思路,例如,控制蒽环类药物(阿霉素)剂量、调节放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心功能等。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淋巴瘤患者存在的预后心血管风险,这种左室隐患即使在患者治疗成功后的多年时间内都不应被忽视。

原始出处

Veronica Hackethal.Heart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After Stem Cell Transplant.medscape.July 16, 2015

        

作者:大鹏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T细胞疗法可延长白血病患者生存期?

当免疫学家Michel Sadelain在2007年时首次对一种经过基因工程改良的抗癌性T细胞进行试验时,他努力寻找着愿意参与该试验的患者。他所提出的治疗方案是:从肿瘤患者体内分离一些T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良,使其具有肿瘤识别能力,随后再将T细胞注射回患者体内;小鼠研究已经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但是Sadelain并没有因为同事拒绝提供患者而迁怒于他们。他说:“

“淋巴瘤”为什么会产生放疗耐受性?

淋巴瘤,是T细胞或B细胞癌化后的一类血液癌症。我们都知道T细胞与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未知的原因使得淋巴细胞脱离正常的生存周期,从而导致癌化的发生。至今淋巴瘤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 目前针对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骨髓移植。如果癌化细胞停留在淋巴结等部位,那么可以首先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然而,目前临床上放射治疗经常会遇到耐受的现象,而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得而

Oncotarget:抗β2微球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改善硼替佐米的耐药性

硼替佐米(BTZ)是目前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套细胞淋巴瘤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因其存在许多副作用及耐药性,硼替佐米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认为,细胞存活和死亡受到细胞凋亡和自噬活动的交叉调节,而且,自噬可以通过抑制半胱天冬酶的清除抑制细胞凋亡。近来研究发现,自噬在调节化疗药物耐量性中起很重要的作用,BTZ可以激活肿瘤细胞的自噬。BTZ诱导的细胞自噬对于BTZ耐药的乳腺癌细胞非常重要,提示抑制

NEJM:T细胞淋巴瘤

一名57的男子来院就诊,诉称其鼻子上出现结痂病变已有2个月余(如图A所示)。目前,鼻腔内偶尔会有血性的分泌物流出,但没有疼痛感及伴随其他的症状。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未见有淋巴结肿大或转移的现象。无骨髓转移的迹象。经取多个部位组织活检,最终确诊该男子患有皮肤T细胞淋巴瘤。该男子经过一个疗程的放疗治疗后,症状明显消失(如图B所示)。三个月后,该男子出现了共济失调的症状。再次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发现,其

EUR J IMMUNOL:淋巴瘤治疗的新希望——恢复NK细胞的杀伤能力

EUR J IMMUNOL  :淋巴瘤治疗的新希望——恢复NK细胞的杀伤能力 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杀伤性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监控着机体,识别并杀死癌细胞或感染的细胞。然而,当其处于淋巴瘤附近时则失去了杀伤这些细胞的能力。因此,通过修复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或许可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新方法。 该研究由德国慕尼黑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所领导,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欧洲免疫学杂

Nat Commun:淋巴瘤恐与代谢损伤相关

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新陈代谢(细胞中能源生产)中断与普遍的,往往也是致命类型的淋巴瘤相关。这一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新陈代谢和癌症之间有关联”这个论题已经被提出或推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鲜有直接关联证据证明代谢酶中基因突变。医学博士Ricardo 说。 “我们发现代谢失衡可致癌,”Aguiar博士说。研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