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对于cT1a 肾细胞肾癌是微波消融术好还是经腹腔镜部分切除术好?

2020-04-18 shaosai MedSci原创

背景

背景

对于低度侵犯的早期肾细胞肾癌(RCC)来说,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MWA)和经腹腔镜部分切除术(LPN)是两种符合适应症的治疗手段。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MWA与LPN在治疗cT1a RCC的远期结果。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归性分析了1955例cT1a RCC且经经皮穿刺MWA或LPN治疗的患者。利用倾向匹配方法进行比较。利用Fine-and-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肿瘤预后结果。

结果

共有185例患者行经皮穿刺MWA,共有1770例患者行LPN。在随访过程中(中位数为40.6个月),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在两组间局部肿瘤进展(3.2% vs 0.5%, P = .10),、肿瘤特异性生存期(2.2% vs 3.8%, P = .24)和远期转移(4.3% vs 4.3%, P = .76)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行经皮穿刺MWA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hazard ratio, 2.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 5.7; P = .049 vs LPN)和无肿瘤生存期(82.9% vs 91.4%, P = .003)要比LPN组差。与LNP组相比,经皮穿刺MWA患者在出院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较小(6.2% vs 16.4%, P < .001)、出血量较小(4.5 mL ± 1.3 vs 54.2 mL ± 69.2)、治疗费用较低($3150 ± 2970 vs $6045 ± 1860 U.S. dollars)、手术时间短(0.5 minute ± 0.1 vs 1.8 minutes ± 0.6)、术后住院时间短(5.1 days ± 2.6 vs 6.9 days ± 2.8) (all P < .001 vs LPN)。经皮穿刺MWA组术后发热率较小。

结论

关于预后和并发症,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和经腹腔镜部分切除术在治疗cT1a RCC患者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具有对肾功能损伤小、失血量少的独特的。对于不能接受侵入性更大的腹腔镜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来说,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原始出处:

Yu J, Zhang X, Liu H. et al.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versus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cT1a Renal Cell Carcinoma: A Propensity-matched Cohort Study of 1955 Patients.

DOI: 10.1148/radiol.2020190919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研究进展

相关阅读:肿瘤化学消融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肿瘤的局部热消融治疗是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方法主要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某种能量导入体内,作用于肿瘤组织,使治疗区温度达到60℃(即刻)或 54℃(3分钟),造成组织细胞不可逆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微波消融(MWA)作为局部热消融的一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在小肝癌治疗方面,国内外报道经皮微波消融

肠癌肝转移并非不可治,“微波消融”能否根治肿瘤

一听到肿瘤复发转移,就让人心灰意冷。的确,从前只要肿瘤复发转移,基本上就被叛了“死刑”。如今,新技术可以帮助部分患者跨过这道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鹏表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转移病灶在3个以内,且大小小于3厘米的,可以用微波消融的方式消灭病灶,达到根治的效果。微波消融是通过超声、CT或磁共振引导,将一根能发射能量的针直接经皮肤刺入肿瘤中心,通过

肺癌微波消融治疗经验分享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癌症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例,每年有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