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癌症干细胞之父John Dick发现结直肠癌治疗新方法

2013-12-03 佚名 生物通

来自Margaret公主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和外科医生们,发现了一种有前景的结直肠癌治疗新方法:除去驱动癌症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结直肠癌是西方世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形成、治疗耐受和复发的根源。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12月1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John Dick博士说:“这是朝着临床应用癌症干细胞生物

来自Margaret公主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和外科医生们,发现了一种有前景的结直肠癌治疗新方法:除去驱动癌症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结直肠癌是西方世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癌症干细胞是癌症形成、治疗耐受和复发的根源。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12月1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John Dick博士说:“这是朝着临床应用癌症干细胞生物学原理,来控制癌症生长,推动开发持久性治疗而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癌症干细胞领域的开创者,Dick博士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第一个鉴别出了白血病干细胞和结肠癌干细胞。2011年,他还以最纯粹的形式分离出了单个人类造血干细胞,由于这一细胞能够再生整个血液系统,从而为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Dick博士现任加拿大干细胞生物能学研究主席,是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Margaret公主癌症中心和McEwen再生医学中心资深科学家,多伦多大学分子遗传学系教授,以及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癌症干细胞项目主任。

在临床前实验中,该研究小组在小鼠中重演了人类结肠癌,以确定特异性地靶向干细胞是否具有临床意义。首先,研究人员证实了在其他癌症中与干细胞维持有关的基因BMI-1,是结肠癌干细胞极其重要的调控因子,驱动了周期性自我更新、增殖和细胞存活。接下来,该研究小组利用一种现有的小分子抑制剂成功地阻断BMI-1,由此证明了这种方法具有临床意义。

论文的主要作者Antonija Kreso写道:“抑制一种公认的自我更新调控因子,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肿瘤生长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实,将自我更新作为治疗靶向的生物学过程具有临床意义。”

Dick博士说:“当我们阻断BMI-1信号通路时,干细胞无法进行自我更新,由此导致了长期的、不可逆的肿瘤生长损害。换句话说,癌症被永久地终止。”

研究的共同作者、外科医生科学家Catherine O'Brien博士说:“这项研究具有令人兴奋的临床潜力,它为结肠癌患者描绘了一条可行的靶向性治疗开发途径。众所周知,大约65%的结肠癌患者具有BMI-1生物标记物。有了确定的靶点,和针对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一知识转化到首个人类试验中,提供更个体化的癌症医疗。”

原文出处:

Antonija Kreso, Peter van Galen, Nicholas M Pedley, Evelyne Lima-Fernandes,Catherine Frelin, Thomas Davis,Liangxian Cao,Ramil Baiazitov,Wu Du, Nadiya Sydorenko,Young-Choon Moon,Lianne Gibson,Yadong Wang,Cherry Leung,Norman N Iscove,Cheryl H Arrowsmith, Eva Szentgyorgyi, Steven Gallinger,John E Dick& Catherine A O'Brien.Self-renewal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Natur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01 December 2013 doi:10.1038/nm.341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4-02-25 8.35.201.47

    干细胞确实是重要的手段呀

    0

  2. 2014-02-25 8.35.201.42

    干细胞确实是重要的手段呀

    0

相关资讯

STM:微芯片装置通过扭曲细胞来发现癌症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道,对从肺部周围液体中获取的细胞进行物理检测可对早期癌症诊断有助。这种诊断可用一种自动化的技术完成,这种方法比细胞分析的黄金标准——细胞学检查更快,而细胞学检查需要专家来筛检细胞。 由Henry Tse及其同事研发的一种新的微芯片装置可通过将细胞挤入充满液体的微通道并追踪它们将如何改变形状来发现恶性细胞。细胞的变形能力长期以来就一直与疾病挂钩,但科学家们常常一次只能研究一个细胞-

Oncotarget:我国学者发现具有食管癌标志特征的嵌合RNA

从汕头大学获悉汕大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和附属肿瘤医院科研团队首次在食管癌中发现具有标志特征的嵌合RNA。 据课题组负责人张灏教授介绍,融合基因及其产物在肿瘤诊断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此前在食管癌中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张灏教授回国后针对国内特别是当地食管癌高发并且无理想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特点,开展了从食管癌分子机制到转化的研究。课题组根据前期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一批在食管

Science:肠道细菌明显增加癌症治疗效果

     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细菌群落可帮助确定某些抗癌疗法的功效,其中包括那些先前被认为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在这两种情况下,肠道微生物群似乎能调节由这些治疗所引发的免疫系统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无菌的小鼠中,这些疗法在攻击肿瘤上的效果较差。Noriho Iida及其同事发现,抗癌免疫疗法及一种铂类化

Genes & Development:冷泉港科学家揭示促癌“垃圾DNA”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确定了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一种白血病特异性的增强子元件促进了癌性血细胞增殖。AML是一种毁灭性的癌症,70%的患者无法医治。此外,研究人员还提供了已进入人类临床试验的、一类有前景的新药有效阻止癌细胞生长机制的认识。【原文下载】 在发表于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的论文中,CSHL助

Nature:癌症个体化治疗崎岖之路

癌症个体化治疗就是指根据癌症患者的独特遗传学,采用特异和最佳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然而,发表在11月27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却让其变得复杂。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了这种药物筛查方法中存在的缺陷。 在计算机生物学家John Quackenbush领导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去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两项研究

Science:胆固醇代谢产物-27-羟基胆甾醇驱动乳腺癌生长

来自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胆固醇的一种副产物像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推动了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生长和扩散。他们还证实,他汀类药物一类的降胆固醇药物似乎可以减小这种激素样分子的效应。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29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 尽管这些利用小鼠模型和肿瘤细胞获得的结果尚属早期研究发现,但却是第一次解释了高胆固醇与乳腺癌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针对